于德志老师《倾听训练》第一阶段一
倾听训练营第一阶第一课
主题:了解孩子生命中正在发生的事实,理解事实背后心理世界的运作规律。
了解孩子是倾听的基础
我们的孩子在陷入心理困境之后,不管父母怎么指责和批判他们,其实他们一直想要努力摆脱自己的痛苦。但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心理世界的运作规律,他们生命中又缺乏这种支持,所以他们的努力其实在一直遭受挫折。
作为家长的我们容易受自我情绪的干扰,如果不了解,我们会无意识的指责和埋怨孩子,内心有一些这样带有抱怨和指责自动化的语言,只要有这种语言存在,我们就会陷入自我痛苦中,没有能力倾听和支持孩子。
我们陷入痛苦之中的时候,面对孩子会有两种方式,一是控制(要求孩子乐观,有上进心等等),二是漠视。这两种行为背后的机制是“这样做让我感觉好。”父母在糟糕的状态下,只选择我们自己愿意相信的。所以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有指向性的。
我们清晰的看见孩子在痛苦中受挫,我为孩子的努力和痛苦而悲伤,如果能够做到这种转换,就是我们能够重建亲子关系的开始。
孩子的问题不在于他是否努力,而在于孩子一直没有找到有效方案,这就意味着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效的引导,需要父母完成另外一种转变。
大多数父母在控制孩子,一旦孩子发生困境,我们又会发生另外一种境界:放手=放纵。
控制不是支持孩子,当孩子陷入困境行不得法的时候,父母的责任不仅要倾听孩子,还要帮助孩子找到其他资源,让孩子走出困境而不是让孩子不停的挣扎。
首先心理咨询师起督导作用,所以,孩子需要得到专业的支持。
当孩子陷入困境后,父母需要来做的是在旁边陪伴孩子还是远离孩子,我们自己找到同伴的过程是解决父母内在的困扰,而这种又是满足父母自己内在的需要。
无论控制还是放纵,都不是支持孩子!
通常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有两种方式:控制和漠视,因为恐惧而漠视,这种模式则是让孩子独自承受一切。
这两种出发点是基于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机制,这种固定的模式和机制让父母感觉好。
当我们作为父母处在内在混乱时,我们努力想要找到方案,解决痛苦,我们处在糟糕的痛苦中,其实我们与孩子一模一样,我们是不会选择那种具有挑战式的改变思维模式的方案,而这些寻找答案的行动毫无意义。
经过我们脑海里对孩子千言万语,一旦面对孩子这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却无以应对。我们试图用一个僵化的模式面对孩子时,我们会碰的鼻青脸肿。
带着固定的东西靠近孩子,只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理解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观察事实究竟是什么!
我们的行动选择缘于事实,这种行动就是接纳。在新的互动中,停止所有伤害孩子的行为,这就是靠近孩子倾听的开始。
如何做才对?只是一个人的观点和经验。
在生命里靠观察的事实来行动,才能摆脱一切现实和经验,才有信心行动,远离一切有害的行动,才能向着正确的行动改变。
面对困境的孩子,父母内心冲击很大。孩子陷入悲伤,号啕大哭,对父母有攻击,表达内心的绝望时,很多父母面对亲人陷入困境后,也陷入困境,无力、绝望。做父母的处于爱孩子的本能一定拼尽全力的想帮助孩子。
父母在困境中如果不能处理自己的痛苦,此刻向孩子输出的绝对不是爱,只会是亲子之间更加强烈的冲突。
【事实就是:当父母没有能力处理自己内在的冲击时,不能有效的向孩子输出爱,输出的只会是伤害。】
父母如何有效处理自己遭遇的冲击?父母不是情绪管理的专家,只有【了解孩子的痛苦与心理世界的规律,唤醒我们内在的悲伤感】
当孩子陷入困境后,努力的想摆脱困境,越努力越受挫,越受挫越陷入困境,当我们面对孩子这样的状态,会有一种悲伤感升起。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动化反应的习惯驱动下做出的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摆脱了这种自动化习惯反应,我们就不会痛苦。
为什么孩子会往最坏的方面去想:原因在于我们要了解我们人一直在自动运作的心理下面,我们的行动一直在固定的模式在做,比如:草地上有一条小路,我们通常不会走旁边的草坪,这就是习惯性模式。长期的练习中,我们会成为自动化模式。孩子在困境中,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处在摆脱痛苦上,这就形成了痛苦驱动下的自动化反应,孩子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了一条固定的思维模式。
我们怎样帮助孩子摆脱这种自动化反应思维?方法很简单,重新踏出一条新的路,大脑没有擦除键,意味着没有办法把原来的模式抹掉,这种思维模式我们不能消除,只有重建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反复使用它,实践它,慢慢的从一条小径变成阳关大道。
生命有一个基本核心的特征【自我保护】,即远离可能遭遇的伤害场景。
为什么孩子反复提起过去的伤害?
一、所有人的记忆都是可以重构的,当我反复想一件事,反复讲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反复时间长了,就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了,就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容易提取到的故事,这叫做记忆强化。例如,孩子在两岁之前的记忆是缺乏的,孩子这个时间的记忆来自身边人的讲诉。
二、我们大脑有一个我们的大脑会受到一个机制的影响,美好的记忆很快会淡漠和遗忘。我们脑子里都是不完美的的,使我受伤害的记忆,大脑有一个“未完结效应。”只要这个事在我体内未完结,就会反复的去想,比如“如果当时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就会去完美化,而这个过程就是让我们陷入受伤的“唤醒过程”
淡漠也是远离孩子,这是在解决父母自己的问题。当我们无力处理自己的痛苦时,我们生命第一优先选择处理自己的痛苦,无法去支持孩子。
当你尝试与正在玩游戏的孩子沟通不顺畅孩子痛苦时,根源在于孩子的注意力从现实正在玩游戏的世界突然挑起了一个话题,让孩子突然进入一个思维世界,来判断你的话语预测意味着什么?他判断是一个伤害性的意味时,预测并体验这种痛苦时,孩子就真的表现出他遭遇到的过程。
所以孩子的这个痛苦根源并不是父母提到一个什么信息,而是孩子内在思维的体验:心跳加速,浑身出汗等等。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有能力完成这种体验的过程来回归平静。
这种体验包涵着与思维体验关系的转变,思维世界里有评判有预测。九月份即将开学,大多数父母与孩子即将面临复学,我们要让孩子回归学校,让孩子有能力学习。
当孩子无法控制的预测产生评判时,父母要学会帮助孩子及时刹车。
【孩子在努力的过程,行动没有方法,行不得法,孩子继续受挫,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在唤醒父母内在的悲伤感,从而使父母停止伤害,让父母采取有效的行为来帮助孩子!】
生活里,我们每个人依托的一个假设是人类是理智人。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我们在感受层面会被种种不愉快的体验经历着。
在生命中我们被感受控制着,我们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当你知道这是正常的行为时,这样你就会走出自责、羞愧、内疚、自卑等的自我伤害,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前进。
【有问题的是我们面对不好的方式不允许出现和存在,我们反复的与它较量,我们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大脑自动化语言所控制的奴隶,不在是生命的主人】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他都在努力摆脱困境保护自我。
当孩子遭遇同伴的冲突时,告诉父母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这时候如果父母说不去理会他们,我们与一群人朝夕相处时,我们不可能做到不理会的,父母这样的一句话就会让孩子一个人在一边压制挣扎。比如很多小姑娘在小学阶段会有独占性,这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需要的,孩子跟父母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父母轻描淡写的不理会他,是在漠视孩子不是支持孩子,孩子就会自我压制,从而隐藏自己迎合他人。在父母互动的过程中没有学会处理关系,到了初中后更加努力的控制自己,比如别人说她胖,孩子就会以不吃饭来努力让自己瘦或美,因为这些行为恰恰表现了孩子内在很恐惧,不愿吃饭,然后住院,不愿上学。痛苦机制背后的所在只要相到回到学校就担心别人询问,回避伤害,又努力的控制自己。例如生活黑白颠倒,是孩子努力的控制自己,晚上做自己想做的事,减少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减少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孩子这样的行为不仅仅控制了自己,还控制了父母。有的孩子对生活的控制超越了自己,比如控制母亲的面部表情,控制母亲的语言模式,向父母怒吼等等。孩子无论是厌食症、恐惧症、焦虑症、还是双相,但实际上父母们,你们留心,你们就会发现,孩子想要努力的摆脱困境,比如玩手机、看综艺、打游戏、大声呐喊、自我伤害等的行为,核心都是在努力想要走出困境。
父母从内心无意识的对孩子埋怨和指责,走向为孩子的努力状态而悲伤的感受,才能使所有的伤害行为停止下来。
【孩子的动力源自何处?为什么动力不足?】
要先了解:当我们的思维和感受阻碍我们努力前进时,我处理这种感受和思维。所以孩子要具备这种感受和思维刹车处理能力。
【唤醒父母悲伤感受,从而远离控制和放纵,从而完成父母的转变,不是让孩子来转变。】
父母倾听支持孩子,父母可以向孩子坦露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看见父母如何来处理感受,来给孩子示范所有感受都可以表达。例如:“我现在特别悲伤/愤怒/,给我两分钟让我来完成。”让孩子看见情绪可以这样处理。
以下几个案例的答疑(案例省略)
1.大脑模式是预测模式,痛苦快乐都建立在这种预测之上,我遇到的我曾经遭遇的挫折,是我痛苦的,这个预测机制可以干预但不可控制。
孩子告诉你他在生命过程中在长时间自我控制,控制是问题的根源而不是解决方案。孩子用过去的经由预测未来,孩子在要求大人的同时也在要求自己,孩子一直在与自己较劲给,生活在应该什么,不应该什么,固定的思维困境,是命令式的语言模式。如果孩子够痛,就一定有意愿。
2.如果孩子在父母完全的给予,获得完全的满足后,会进入不在改变的欲望过程。所以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走入平静过程,不完成完全满足。平静不是目标,而是手段是台阶,帮助孩子补足他欠缺的东西,触及孩子的痛苦。
倾听孩子,帮助孩子平静,激发孩子改变!
平静后探讨“如果妈妈不在,你会有什么感受?”触碰孩子的痛处,身体的体验,思维体验,都是有细节的,深入到细节的过程中,带着他一块了解他的思维,身体的变化,就是帮助孩子挑战体验。
复学不是为了完成学业,是帮助孩子完成身体体验(比如同伴对她休学的询问,老师的要求,学校的规则等)的挑战能力的处理,让孩子有能力处理自动化的处理。
以上的分享过程历时两个小时零五分钟。
分享课程前后自己的经历与发现:
今天特别感触的是,当课程即将开课前,我收到居家隔离的通知,女儿反应很强烈,她爸爸极力想说服她,得到的却是女儿跑到窗口的尖叫声。先生那一刻很无力的躺倒了床上,我也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办。课程即将开始,女儿躺在沙发上大哭,我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觉得她内心有压抑需要释放就释放吧。我在着急中想要把电脑上的腾讯会议下载下来,结果却怎么也不行?女儿继续哭着,我把先生手机拿过来,给他下载了腾讯会议,通过微信邀约他进入会议,去递手机时看见感人的一目,女儿闭着眼睛继续哭着,先生则躺在女儿身旁抓着她的手陪着。于是我也拿着手机笔记半躺在女儿的这一侧,替女儿抚泪,这时课程已经开始。女儿哭着对着我连续的说“我已经撑不下去了!”我亲吻着女儿说“有爸爸妈妈陪着你!”
女儿在我的安抚中渐渐平静,拿着手机看她的东西,不过那一刻我知道她也竖着耳朵在听。
听完课,听到平静的女儿又开始抱怨被隔离事件,当她说把我隔离,我希望她们都死。我问了一句“你希望谁死,有什么人物形象吗?”她回答“我不需要知道是谁?他们都得该死,我特别喜欢见到血。”以前听到这些话我内心会有恐惧,今天听完很平静。哄着她来吃饭,她说如果我被隔离在家有生命危险他们能够及时救的过来吗?哼!我之所以希望他们都死,我不会同情他们的,谁叫我从小到大我生病没有人同情我。当她说到这些时,我除了脑海中闪出她上小学生病被同学指责装病时,也闪出了她上幼儿园时,我因为请不上假二让孩子继续坚持病痛而上幼儿园的情景,我忽然发现,那个时候一直令我骄傲的事情,原来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当有了这个发现,今晚我不在有之前的难过和自责,我内心有了,这也是孩子缺失的一部分,我得用爱来弥补回来。这或许就是我询问的那句话,让孩子看见她痛苦的一个根源,她生病时一直没有人同情,不仅仅是同学,其实也有对父母的抱怨,只是她小,现在失去记忆,当时是无力表达。今天唤醒了她的一个记忆痛点,只是不知道她有没有看见对父母的抱怨。
我在想当初当孩子生病我的行为让孩子坚持,其实孩子内心是不是会有我不配得的信念,她会不会就有了这样惯性思维模式,而这个不配得的信念和惯性思维是不是恰恰到她到了上学时吸引了当她生病后别人不同情她的语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