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刷微博时看到电影《七十七天》已经上映,之所以注意到此片是因为江一燕还算我比较喜欢的女星,浑身散发的文艺气息像是与生俱来的,善良和自由又像是上帝赐予的。虽大致看了预告片却不曾认真,以至于连电影取材地是我最渴望去的西藏都不知道。
六年前喜欢上西藏,因为安意如。她笔下的纳木错湖静谧美好,她笔下的布达拉宫圣洁隐蔽,好像你无论心里藏了什么忏悔躲了什么鬼怪,都可以在一步步逼近后得到净化。
因为环境和一些其它人情世故,我长成一个很早懂事,敏感又缺安全感的孩子,虽然很不愿意承认。喜欢想很多事,内心多数情况下不安宁。我极其喜欢那种可以承载愿望,可以祷告很多事的地方,当然我也喜欢那种做真我的感觉。我觉得西藏可以让我更自由,也可以让我放下很多执念,所以我被深深吸引了,哪怕这些是片面的,是不真实的,我仍心之向往。
但我喜欢读安意如的书是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的,当时好朋友是个爱看书的小女子,有一天她买了这本书说不错,我便拿过来看了,当时高一虽已有了很多少女的情愫,也觉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很美的词句,只是少经历了很多事,并不能真实的感受到这诗词带来的无奈和凄凉感。现在读起来,其实有很多话想说,又觉得作罢算了,只期盼“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过程中少一些苦涩。
这本书并不是对诗词表面的解释,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赏析,是用另一种风格去写一些唐诗宋词背后的感情故事,似谈诗词又似谈风月。每一首诗词都有真切的人去承载这份或淡或浓的情感。“要多少年我们才能将激荡的感情收起,变得缄默从容,告别富于挑逗的美好,告别脆弱的精致,告别无用的敏感,不再会遇到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而变得茁壮,哪怕被误认为倔强”真像是长大的代价。
继而看她的《世有桃花》,如书名一样,这本书背景是有关桃花的历代经典诗词的赏析。其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虽说轻微的伤感,但我意外的喜欢。至今还能想到那个进京赶考的少年,金榜题名后再一次来到这个曾经路过时有美丽女子的院子,却只剩桃花相迎。那种物是人非,让曾经偶尔的驻足,变得弥足珍贵也只能深藏心底。
诗词背后中大大小小故事,古今人事历经沧桑终明白“我要你,在这世上,安然老去直至白发苍苍,与我相逢不相识都好。只要你此生静好,不被这乱世烽烟湮没”。
之后另一位朋友送我一本《安意如全集》,在高二的暑假,我看了她的《美人何处》、《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日月》。其中最认真拜读的是《美人何处》和《日月》,前者依旧是散文集,那些生在历史浪尖的美人们,命运从来都是身不由己得。一句“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把她们写成人世间最高洁的事物,也奠基了她们多舛的命运,倔强又悲悯。
《日月》是我读的她的唯一的长篇小说,长生和尹莲为主线的故事,时间久了很多情景都忘了,但难忘长生这个少年,深刻、内敛、沉默寡言、纯良、无私,宽阔,懂得成全和表现漠然,内心却热烈而又坚定的执着。这不单是一份跨越年龄差距的爱,也是自我迷失又自我寻找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看到的不是所谓的俗世的情感。也难免思考在人生的长途跋涉中,在面对这个荒漠而又充满诱惑的世界,在流逝的生命和老去容颜里,我们如何保持着初心,保持着清透的灵魂。同样是这本书,让我爱上了西藏。
就这样想了很多,从之前到现在,一直都很喜欢文学类的读物,古典和现代都是,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若有了一本喜欢看的书,就会带到课堂上,带着一点点小小的胆战心惊,却看的入迷。
可现在,很少再去买文学类书籍,懒是一方面,功利心是一方面。上班之余,最多看的是公众号上的推文,有些是喜欢,有些是工作必要。即便是偶尔看看书,会以帮助工作作为首选,哪怕并没有那么喜欢。但究竟几分认真,又不太好说。
安意如说: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已隔经年。不过曾喜欢读安意如,现在想到仍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