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虽有个小小心愿,希望自己能写出点东西,并有经济上的回馈,这也算是对自己写作的肯定和鼓励。虽然看到别人写的可以称之为文学的东西,自己也心生羡慕,期望自己也能妙笔生花,但同时我也接受自己现在目前的水平,哪怕题材没有那么恢宏和深刻。
前一段时间住回娘家去。母亲因为还需要每天上班,于是家里就只剩下我独自一人。每天看看书,追追剧,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虽常常独处,但也从不觉得孤独。
那一个星期里,感觉没怎么和人打交道,世界缩小到只有我自己。
家里是个县级市。据说看一个地方的经济水平,主要看它的第三产业。也许家里的垃圾回收这一块的现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每天各家各户把自己家的垃圾摆在门口,环卫所会每天出一辆专车,顶着个“讲文明,放垃圾,家门口,摆整齐。。。”的宣传喇叭,从各家门前缓慢经过。
每每听到这个喇叭声音远远飘来,人们就开始赶紧在家里收拾垃圾,或到门口提着垃圾,做好准备。
一天早上,听到同样的声音传来,我赶忙从房间跑出去。近前我就看到,对面的叔叔左手拿着自家已经倒空的垃圾篓,右手正在帮我们家丢摆在门前的垃圾。我顿生感激,对叔叔说谢谢。
妈妈回来后,闲聊时我说了这件小事。妈妈说,那个叔叔人是真的好,很爱帮助人,也很为别人考虑。为了方便那个开车的清洁工人可以不用下车,用一根长长的钩子,把放在地上的垃圾袋一钩,就顺势丢进车里,那个叔叔就把垃圾放到我们这边来。因为那个垃圾车只靠着我们这边的门是打开的。
我听了,真心佩服叔叔这样的人品。不知他内心怎么能盛满这么多的爱。
我想起,先生有一天捣鼓大门,要把门下下来。那种独门独户的门,一般都是不锈钢的,且建房子时,心思缜密的爸爸担心这个门不太牢固,还拉着我们姐弟使劲往里填了水泥。因此,先生一个人下那个门还是比较吃力的。隔着一条水泥路的对面住的叔叔看见了,热情的跑过来帮助先生下门,一会又帮着装上。。。
节假日时,站在家里大厅里,常常可以看到对面的叔叔拿着抹布擦门窗、拿着扫把打扫门前。。。
对面住的叔叔一家三口,常常很宁静。隔着十米的房屋距离,我常常可以感觉到他们家里我从小渴望的和谐气氛。
据说在婚姻里,常让人失去希望的,不是危急时刻那些大的冲突,相反的,却是无数个小小的争执。
我想到,生活里,让人感觉生活美好的,也许也不是那些大的事件,相反的,却是像叔叔这样,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便让人体会到温暖和爱。
常常想到这些被人给予的时刻:开车回家,发现车位被占,邻居一句“这个车是那户张姓人家的”;后面自己种了菜的舅舅,送来的新鲜果蔬;体会到我抱个孩子上下楼不方便,想着要帮着借朋友的推车的邻居;大夏天的给我们端来的绿豆汤的对面邻居。。。生活无时不在这些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的人群散发出来的温暖所填满,内心充满了感动和对生活的感恩。
人们的热情并不因为你这个人怎样,他们只是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
想到一位老师。记得他说他常常下楼时看见哪户人家门口有垃圾,他就顺手帮人家提下去丢掉。
想到做助教时认识的一位人民警察。她常常做完自己的份内工作,又热心的帮助其他助教。自己吃水果时,也总往她先生嘴里塞水果。吃饭时,也常常看到她给先生饭盆里夹菜。。。和她聊起她俩的婚姻,从她嘴里出来的全是对先生的夸赞和欣赏。说到末尾,她总会说“我就在想我怎么做能对他再好一点,再好一点。”我常常会很感动她的这个想法。
和舅舅一起吃饭,他总是看我们喜欢吃什么菜,自己就少吃那个菜,都留给我们吃。吃饭的座位,也常常看到他坐在边上的位置,把方便夹菜的座位留给我们。
妈妈对自己一辈子勤俭节约,可是对我们她却非常大方。每次回娘家,家里从不缺水果和吃的。她总是会特意抽出时间来去买好,打扫好家里卫生,等待我们回家。不论自己多忙,她总会或早起,或晚睡,给我们准备早餐,为我们清洗衣服,或是费尽心意给我们包饺子、炖老母鸡汤。。。每次回家,我感到我们给她增加了太多负担,她总休息得太少,可妈妈说她不累,心里很舒服。。。
这些舍得付出的人们身上,我看到一种纯洁的人性光辉。没有那么多的计较和纠缠,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想要这样做,没有想那么多。
如果我们付出的同时,也想象着得到相同的回报,也许失望会比较多,享受这个付出的过程也会大打折扣。
对外人,也许我们不太容易有那么多要求。可是在婚姻里,难免付出得多了,也期望对方能回报自己同样的爱。什么时候可以放下这些期望,放下“如果全部都由我来做,他会不会就只会享受而不帮我分担”的担忧和恐惧,只全然的像那位人民警察所想“我怎么做可以对他再好一点”,并去行动,那么我想,婚姻里我们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权。
想了这么多,以爱传爱,也许这就是感受到人间温暖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