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起,4月11日成为“世界帕金森病日”,是为纪念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其生日为4月11日)于1997年设立的。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肌肉僵直、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目前,原发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有关。而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常常具有外伤、中毒、药物副作用等诱因。通常来说,帕金森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加上由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等,帕金森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目前50岁以下的帕金森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中,“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约占病患总人数的10%。在我国,已超过30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最小患者年仅9岁。
目前,帕金森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通过药物、手术及其他辅助治疗,可减缓症状,让患者独立生活。而中国对帕金森病还不够了解,也不够重视,医学专家表示,许多患者都是到了中期或晚期才去治疗,这对病情的控制非常不利。
有四类人群需要及早预防帕金森病:一是55—60岁之间的老年人;二是家庭有患帕金森病史者;三是经常接触农药的人,因农药中的杀虫剂、除草剂等含有与MPTP相似的化学结构,而MPTP是一种已被肯定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化学物质;四是重金属的接触者,如锰矿工人等。帕金森病早期可能不会出现震颤、运动迟缓的现象,但会有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抑郁等症状。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尽早排查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