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高考成绩陆续出来,几家欢喜几家忧,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给自己交上了答卷。去年大姨家的儿子复读一年还是考上了二本,今年小姨家的儿子复读一年还是没上本科分数线。
小姨对儿子的分数很气愤也很失望。去年没考上,答应他复读一年,花了六万多结果还是没考上。阿姨抱怨他复读期间并没有努力学习,还经常上网打游戏,最能靠勤奋能提高成绩的英语也只打了52分。复读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还是没抓住,浪费了大把的金钱和时间。
高考是改变人生起点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不论你出身在什么家庭,你长得是否漂亮,都是通过高考分数来划分等级,从此改变你的眼界和圈子甚至命运。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阿姨一直在数落儿子的缺点,心智不成熟,喜欢跟风,懒惰又不好学,被她说得一无是处,好像每个字都冒出了怒火。父母一味地怨怼孩子,其实造成今天的结果和父母也是有关系的。
小姨在同龄人中是书读得比较多的,读了高中。大学也读了一半就辍学了,因为家庭条件负担不起。一家三口长期在东莞,婆家条件差,白手起家。姨父踏实勤劳,工作经验丰富,现在在国外工资待遇不错,小姨精明能干,学识比同龄人高,找的工作也不错。经过十几年打拼,生活逐渐有了起色,这两年在家建好了房子,去年还购买了新车。
以前为了生活,精力和时间有限,疏于管教孩子,孩子的性格和学习习惯都没培养好。
另一方面还是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小孩平时有些过头的自信,当父母的不去纠正而是用赞赏的言语和神色去回应这样的行为,这样只会助长他的这种行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所谓的盲目自信。做家长的也不能处处赏识来培养自信心,有缺点还是要正视并改正的。只有用心去察觉孩子的一举一动,才能把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当我听到他的英语只打了52分时,我有点震惊,虽然平时也听小姨嘟囔孩子的英语差,但真没想到会差到这种没入门的地步。如果对我说实话,那我肯定要帮他一把,一个暑假可以来我家学习。连做家长的都不敢向别人正视孩子的弱点,小孩子更加不可能,别误以为这是帮小孩留面子。
小姨在我妈四兄妹中是最调皮的一个,书也就她读得最多。在群里说的生活大道理无不展示她有比别人更有学识更有经历的一面。孩子这次落榜给她的打击最大,让她所有的哲理都显得苍白无力。
每一个不成器的孩子也许暗藏着父母在某一方面教育的缺陷,每一个成功的孩子和站在身后的父母也密不可分,他们不一定卓越,但一定是有心和谦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