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Zhang:
首先,邀请各位阅读以下文段[咖啡][咖啡][咖啡]:
"我发现有两类人注定会成功,而且我认为可以推广借鉴:一种是能够利用智能机器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一种是自己所在领域的个中翘楚。在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的当下,有什么窍门能够为进入此类有利领域提供助力?我认为如下两种核心能力是关键:1.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2.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文英:
只能说现在处的时代,我们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而且变化非常大,十年前有用的东西,十年后未必有用了,过去一个经验可以用一辈子,现在一个经验能顶一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飞速变化的背后就要求我们有快速学习复杂事务的能力。
拓宽自己的思维带宽,加深自己的思维深度,就跟大马路和羊肠小道一样,在大马路上面开汽车,比在羊肠小道上开自行车停要快一些,工具和方法的变革。
但是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破局。
就跟汽车在大马路上跑,我们觉得很快,飞机在天上飞,连马路都不要了。
思维破局的基础还是学习力,打破的还是学习的壁垒^^,思维破局其实已经是一个结果了,过程始终是学习。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我最近在家里面做早餐,发现做来做去就是我最开始的一个星期做的那些东西......,似乎做这些东西最省力,我也想得到,不用再想更多的,这其实就是进入了思维惯性,有了边界。
我原来特别看不惯我公公婆婆做的早餐,就那么三两样,现在看起来我也就比他们多了个三两样而已。
因为用新方法,又需要花时间学习,上午早餐要添加一个新花样的话,我必须得去找资料,看看新菜的做法,我还得去为这道新菜准备食材,这意味着我还要花很长时间去买菜,时间就会越花越多。
工作也是一样的,老方法十分钟能搞定,研究一个新方法,可能八分钟能搞定,但是研究性方法的时间有可能要一天,到最后可能就是十分钟就十分钟吧,反正也就多两分。
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这样,什么情况下会打破呢?新方法的好处太大了,比如,研究一个新方法,居然只要一分钟就能搞定,那可能动力就有了。
学习复杂是需要有深度工作深度学习的能力和意愿。意愿就是动力,动力就是来自于可以预期的成果...
5P总是问题成果是什么?目标是什么?因为那个能激励人。
有了强烈的意愿,进入深度工作和深度学习的状态就比较容易了。
只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就可以。
当然也要掌握一些方法,几天前,我给我儿子买了个自行车,我知道他非常想要一个电话手表,我就跟他说,你把自行车自己装起来,我就给你买一个电话手表,他说好的,结果我回去一看,他就动了一点点,那天晚上我自己花了三个小时帮他装起来了,第二天早上我问他,你为什么没有装呀?你不是想要电话手表吗?他说我不是不想装呀,这个螺丝我拧不动呀...
这就是有强烈的意愿,但是缺少能力
然后那天我早上我儿子说,妈妈你好厉害,你是不是以前装过自行车?可是我没有装过呀。我后来发现他看图纸没看懂,其实我也看不懂,然后我就看了购买自行车那个页面的安装视频......
我用了比他更先进的工具,但是我没有告诉他,就让他觉得我很厉害。
然后我就告诉他这是学习能力的差别,你不好好训练你的学习能力的话,你连图纸都看不懂,然后他可能就有点焦虑了。
我后来也在想是不是应该周末带着他一起把自行车装起来,主要我自己的机械兴趣比较高,没忍住。
TommyZhang:
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对我们自身也是一样的:最好的深度学习,就是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实现高效能的产出[咖啡]
文英:
这个总结挺精辟,其实我觉得深度工作主要是针对研究人员来说的,向工程师、设计师、作家等,他们需要一段非常安静的时间进行学习并产出成果,但是对于管理者和领导者来讲,他们的成果本来就是在互相联动当中产生的,他们的学习也主要是在实践/体验当中学习,两者的性质是不太一样的。
但是多数人两种状态都要有,就要掌握一个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