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一行去一重点中学听课学习。有一位老师上的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课上得很精彩,很成功。公开课后自然进入评议环节。蒙教研员的抬爱,让我来评点一下。上课,面对学生,面对孩子,我还能还敢胡扯一通;评课,我是十足的外行,面对又是业内的行家里手,胡扯是不行的。不好推辞,便说了几句。之后一回想,还是彻头彻尾的胡扯。
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老师,芳菲玉露,水目盈盈。弱弱地说希望多听听老师们的批评,内心深处也盼着多收获些赞誉吧,人同此心,不奇怪的。大凡评课是要说优点的,任何一课,我们都能找出两三个亮点来褒赞一番。高明者能由此引发,让人有更深入体会与收获;水平低的,哼哼哈哈地说些套话漂亮话也不太难。但是,评课者更要说缺点,显示其水平;听课者更想听缺点,享受点热闹。所以,是评课人,就要有“但是”;是听评人,都知道前面的多在铺垫,后面轻烟淡雾的“我的理解”“我的建议”才是重点。我说了这课的精彩成功之处,接着,也"但是″起来了。
我说,这课好是好,对我们底层学校来说不适应,因为学生的基础差,不会与老师互动,课堂的气氛形成不起来。——这是缺点?人家学生好,老师在因材施教,因材施法呢。接着我又说,授课老师说,文中"良有以也"的"以"字是"原因"的意思,"以"字没有这个意思吧。
这时就听得一个老师说:"教材上注释是这样说的。"声音不大,但于我是振聋发聩。我知道我错了。一错在,如然“以”字真的不是“原因”的意思,我却拿不出理由来辩驳。这一课我是教过的,依稀记得上面有“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也记得"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至于"以"字具体什么意思,没研究过。凭着感觉,这虚之又虚的"以"字,该不会有实之又实的"原因"的意思吧。所以,别人一说,我只有干瞪眼。二错在,假如这个"以"就表示"原因″呢?那就更糟糕了。
回到家,我便翻资料,看有没有哪个好心人不把"以"当"原因"解释,来消除我内心的尴尬。如果这样,与会者会认为我当时不反驳那个老师是怕出现难堪,这样反显出我的厚道来。不幸的是,没有找到。
教材上的注释其实没有列出“良有以也”一句,更没有对“以”作单独的解释。《教师用书》上的译文把“良有以也”翻译成“是有道理的”,按照一一对应的方法,“以”是“道理”,理解成由“原因”随文用词而来未尝不可。但我还有点不甘心,虽然我仍不知道如何准确地理解这个“以”字。
王力《古代汉语》①常用词中“以”没有“原因”的义项。其参与编著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②"以"的这一义项却赫然在目,举的例子是″宋人执而问其以″(《列子·周穆王》)。《康熙字典》“以”字下有“又因也,《诗·卫风》‘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的内容,也将“以”解释成“原因”。《辞源》③“以”字下列“缘故”一义,所举的例子也是《诗经》里的这句,只是依《康熙字典·字典考证》,遵照原著将卫风改为邶风。
李白不是开一代风气的散文家,文章写于古文运动之前,还没有摆脱辞赋的影子,手头选本都没有收入《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我就直奔“良有以也”一句而去。原来,它出自曹丕的《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历代文选》④中冯其庸先生作注,将“良有以也”一句解释为“实在是有道理的”,《古文鉴赏辞典》⑤中丰家骅的解释与之相同。这比《教师用书》意译为“是有道理些”更尊重原文的词义。《汉语大辞典》网络版中有“良有以也”一词,解释为“良:很,甚;以:所以,原因。指某种事情的产生是很有些原因的”,说其出处是常璩的《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古人一馈十起,辄沐挥洗,良有以也。"这却是错误的,常璩是西晋时人,在曹丕之后。但是《辞源》、《中国成语大词典》⑥、网络版《汉典》皆没有收入“良有以也”,可见它算不上常见惯用的成语。
但是,我的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于是,我给那个反驳的老师发了短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致歉。
不过,并不是每一句"对不起"能换来"没关系″。一个连课文上字词都不熟悉的人,怎么说也不能得到这样的惠报。
当时,脑光一闪,觉得“以”应该没实词的用法,过后一想,又错了。《说文解字》:“以,用也。”“用”是“以”的本义。它天生就是实词。这我不知道,现在查了资料也不知道这“象人”的“以”与“用”有什么关系,我不是文字学家,不知道情有可愿。但是,“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中“以”就是“用”的意思,是实词。另外,“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冉有公侍华侍坐》)中“以”是“做”的意思,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中是“按照”的意思,同样都是实词。“以”用如动词“认为”就更为普遍了,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两小儿辨日》),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说赵太后》),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现在很多介词是由古代的动词弱化而来的,“以”应该也是这样的节奏。
这些句子都见于中学教材,我却忽略了。
有人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熟知教材充其量是半桶水,我连半桶水都没有呢。
中国人读书平均数在世界位次很低,教师的读书量应该也不高。全国之大,语文老师一年能读上一两本书的能有几个?当然,这要除去教学资料之类的。现在很多老师像我一样,随着教龄的增长,渐渐远离了专业知识能力的夯实与更新,变成了简单直捷的功利性行为。教的东西还有点熟悉,没有教的、不要教的一概不管。所以自己最多比学生高一级楼梯。这怎么能把学生拉到阳台之上呢?
我眼睛好的时候,还读过几本书,这里抓一把,那里抓一把,不成系统;现在眼睛不好了,人更懒,看纸书费力,便看电子书,左拉一段,右划一节,更是碎片化。终致一事无成。井底之蛙,永远感觉良好,有了机会,会忍不住咕咕几声。听不到井外人嘲笑的,因为一直井底逍遥:“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庄子·秋水》)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人家不是圣人,但毕竟是名校里的高手,准备充分的公开课字词解释出错可能性极小,我却冒失地质疑,反取其辱了。
1990年春晚上台湾歌手凌峰的《小丑》中唱道:“小丑,小丑,是他的辛酸化成喜悦,呈现给你。”我做了小丑,说不上辛酸,且我抗震能力还好,做了小丑也不觉得痛苦。比如罢,公开课的评议活动中,如果都噤若寒蝉,或者说着不治痛不解痒的恭维话,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那么重大的场合下,说错了,如果都是有心之人,回去查查资料什么的,巩固了旧识,增长了新知,于人于己,也还不错。
为了把“损师节”落到实处,本文于教师节当日草就,现在才抽出时间来编辑排版发布,不揣浅陋,一定有新的错误,又见笑于大方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