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错哪了?
--资治通鉴纪日勘误考
今年三月底,有个朋友问我,对干支纪日法有什么研究吗?这个兄弟是个学霸级别的大神,他的问题我不敢轻易作答,谨慎的回了句略知皮毛。他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问:“最近在读《资治通鉴》,发现行文中常有本月无此日的注释。特别是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纪日错误更是多到不忍猝读的地步。想问问素来以严谨著称的资治通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低级错误。”这番话说得我十分汗颜。《资治通鉴》我年少时就读过,当时为锻炼自己的古文水平,选了岳麓书院原文无注的四册版,我现在的古文底子有小半是那时打下的。记得当时读了三、四年时间,倒还真没注意过这点。看来学霸果然不同于我等凡夫俗子。我试着揣度原因,说:“是不是历法原因,毕竟干支纪日法要到汉初才完全定型。”朋友说不像,因为错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而是随机散乱在文中,有时候这条纪日错了而下一条却没错,有时候十几年没错,突然有一条错了,也有连着三四条都错的。
于是,我翻出贵州人民出版社的《资治通鉴全译》(20册版),对照注释草草翻阅了几下。真是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纪日错误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第十六卷·汉纪八·汉景帝前七年记载“冬,十一月,己酉,废太子荣为临江王。太子太傅窦婴力争不能得,乃谢病免。栗姬恚恨而死”,注释中标注为“十一月辛酉朔,无己酉”。又如第一百零六卷·晋纪二十八·晋孝武皇帝太元十年记载“甲寅,秦王坚与西燕主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乙卯,战于雀桑,又破之”,注释中标注为“正月己卯朔,无甲寅”。
一、错了些什么
我花了七个多月的时间,梳理了半部《资治通鉴》(从周纪一到梁纪十一,合计155卷),时间跨度为周威烈王二十三(前403)年至梁武帝大通四(532)年(合计935年)。在这近千年的长河中,共发现纪日错误337条(由于资治通鉴的篇幅太长,我翻的又快,估计会有遗漏)。
从错条涉及的内容看,这337条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 不会错的错了
《资治通鉴》所记录的都是国之大事。在古人看来皇子出生、功臣封侯、出将拜相、兵戎祭祀都是国之大事。而这类的事件都会有史官或王公大臣的私人书吏如实记录下来。这类记录往往是不会错的,而在《资治通鉴》中这类不会错的偏偏就错了。如第五十四卷·汉纪四十六·汉桓帝延熹五年记载“冬,十月辛丑,以太常冯崐为车骑将军”,注释中标注为“十月庚戌朔,无辛丑”。又如第七十九卷·晋纪一·晋武帝泰始五年记载“已未,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其孙京宜随才署吏”,注释中标注为“二月壬戌朔,无己未”。凡此种种,共计209条,占了已知错条的62%。
2. 不该错的错了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对日食月蚀、地震火灾等异常天象都十分敏感。汉武帝时还一度有出现异常天象就杀或免三公,以应天象的陋习。记载这类天象历来都是史官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但是在错条中关于天象错误的记载也不在少数。如第六十一卷·汉纪五十三·汉献皇帝兴平元年记载“乙酉晦,日有食之”,注释中标注为“六月丙子朔,无乙酉”。又如第一百四十三卷·齐纪九·东昏侯永元二年记载“甲辰,夜,后宫火。时帝出未还,宫内人不得出,外人不敢辄开;比及开,死者相枕,烧三十余间”,注释中标注为“八月戊辰朔,无甲辰”。凡属此类,共计33条,占了已知错条的10%。
3. 不敢错的错了
古人记史的核心是帝王的言行举止,所以《汉书·文艺志》曾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也就是说事关帝王的即位、驾崩、出巡、还都、大赦、改元都是认真记录,万万不敢弄错的。可是,资治通鉴中如这等足以掉脑袋的错误还是一抓一大把的。如第三十六卷·汉纪二十八·汉平皇帝元始五年记载“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注释中标注为“十二月辛酉朔,无丙午”。又如第一百零三卷·晋纪二十五·晋孝武帝宁康元年记载“春,正月,己卯朔,大赦改元”,注释中标注为“正月己丑朔,无己卯”。凡此比类共计95条,占了已知错条的28%。
既然错的都是些不该错、不会错、不敢错的内容,那么也基本可以排除历法、记录等第一手材料错误的可能性了。只要不是系统性的错误,想要发现到底哪里错了还是有门路可寻的。
二、错在何处
想要核对史书的错误只有一条笨办法,就是用古籍来校对古籍。当年司马温公编撰《资治通鉴》时,也是从大量的古籍中辑录史料编缀而成的。不过,宋之前的史书流传下来的很少,目前能用得只有二十四史及诸如《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之类的冷门史料。当然为了校对纪日、闰朔等天象历法信息,我还另外备了一本《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的工具书。
337条错条逐条校对后,根据其出错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四类。
1. 笔误
司马温公虽然以治学严谨著称,但在长达十九年的编撰过程中,面对三百多万字的作品,说一点笔误都没有,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导致《资治通鉴》中纪日出现错误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笔误。如前面提到过的晋孝武帝宁康元年正月大赦之误,对照《晋书·孝武帝纪》中关于宁康元年的记录就可以发现,原文为“春正月己丑朔,改元”。也就是说,在编撰誊抄这条记录时,误将正月己丑写成了己卯,从而导致了纪日错误。
又如第一百零七卷·晋纪二十九·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记载“夏四月,燕主垂自还中山,慕容柔、慕容盛、慕容会来自长子。庚子,垂为之大赦”,对照《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慕容垂》的记载“垂自碻磝还中山,慕容柔、慕容盛、慕容会来自长子。庚辰,为之大赦”。同样是在誊抄时,误将庚辰写成了庚子,导致纪日错误。实际上四月庚辰是四月十五,本无错误。
在已知的错条中,属于笔误的共计61条,仅占总数的18%。由此可见温公的功力。
2. 摘误
《资治通鉴》是编撰史料而成的,特别是在对来源不同的史料按时间顺序编排时,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这些纰漏有两类:
1)删节编排误
《资治通鉴》编撰时会对原始史料进行重新编排、删减、扩充等二次加工。而删节扩充过程中,一个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纪日发生错误。
如《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中描述吴景帝孙休即位后与权臣大将军孙綝兄弟的斗争时,记载为“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诏曰 :‘夫褒德赏功,古今通义。 其以大将军綝为丞相、荆州牧,增食五县。武卫将军恩为御史 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县侯。威远将军(授)为右将军、县侯。偏将军干杂号将军、亭侯。长水校尉张布辅导勤劳,以布为辅义将军,封永康侯。董朝亲迎,封为乡侯 。’……十一月甲午,风四转五复,蒙雾连日。綝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有所陈述,敬而不违,于是益恣。休恐其有变, 数加赏赐。……戊戌,诏曰:‘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事统烦多。 其加卫将军御史大夫恩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 。’”而到了《资治通鉴》第七十七卷·魏纪九·高贵乡公甘露三年中,司马温公将“有所陈述,敬而不违,于是益恣”这十二字进行了扩充,“孙綝奉牛酒诣吴主,吴主不受,赍诣左将军张布;酒酣,出怨言曰:‘初废少主时,多劝吾自为之者;吾以陛下贤明,故迎之。帝非我不立,今上礼见拒,是与凡臣无异,当复改图耳。’布以告吴主,吴主衔之,恐其有变,数加赏赐。戊戌,吴主诏曰……”同时,将“十一月甲午,风四转五复,蒙雾连日。綝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两句删去。这番调整,在叙事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上自然比《三国志》的原文要高明许多,但却也误删了关键的十一月三字,导致十一月戊戌变成了不存在的十月戊戌,从而发生了纪日错误。
2)历法编排误
古代天文科技虽然发达,但远没有现代精确。不同朝代、不同人编撰的历法是不同的。在统一的王朝如秦汉、西晋时代,历法具有唯一,无论对错都不会造成混乱。但到了三国、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历法上的小差异就会对对史料记载产生严重的影响。
如第一百二十四卷·宋纪六·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记载“三月,庚申,魏主还宫。魏诏:‘诸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夏,四月,庚戌,魏主遣征西大将军高凉王那等击吐谷浑王慕利延于白兰,秦州刺史代人封敕文、安远将军乙乌头击慕利延兄子什归于罕” ,注释中标注为“三月庚寅朔,无庚申;四月庚申朔,无庚戌”。咋一看,似乎这两条纪日错误是因为笔误或删节误造成的错误,但事实这却是刘宋和北魏不同历法造成的误会。
根据《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所记,宋元嘉二十二年即北魏太平真君六年。是年为闰年,但是宋置闰于五月,而北魏置闰于正月。故北魏的三月庚申实为宋之四月庚申(初一日),四月庚戌为宋五月庚戌(二十二日)。司马温公在编撰时,显然没有发现这个历法差异,在不加注释、不做调整的情况下,直接把魏书中的记载编入了宋书的时间线中,当然也就导致了纪日的错误。
在已考订的错条中,删节误和历法误导致的错误合计73条,占总数的22%。
3. 原误
所有史书的编撰都基于前人留下的史料。一部史书的好坏,往往取决于编撰者确定的体例、选材和考证。在这三方面《资治通鉴》无疑是古代史书中的典范。但受限于基础史料,《资治通鉴》还是因袭了大量原有史料的错误。
如友人最初询问我关于淝水之战后苻坚与慕容冲交战的一段,在第一百零六卷·晋纪二十八·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中这样记载,“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改元更始。……甲寅,秦王坚与西燕主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乙卯,战于雀桑,又破之。甲子,战于白渠,秦兵大败。西燕兵围秦王坚,殿中将军邓迈力战却之,坚乃得免。壬申,冲遣尚书令高盖夜袭长安,入其南城,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等击破之,斩首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乙亥,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太子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斩首三万”。
这段记载源自《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苻坚》的记载,“建元二十一年春正月,坚朝飨群臣。时长安大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饴妻子。慕容冲僭号称尊于阿房,改元更始。甲寅,坚与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乙卯战于雀桑,又破之。甲子战于白渠,坚兵大败,遂为冲军所围。殿中上将军邓迈、左中郎将邓绥、尚书郎邓琼相谓曰:吾门世荷荣宠,先君建殊功于国家,不可不立忠效节,以成先君之志,且不死君难者,非丈夫也。于是与毛长乐等,蒙兽皮奋矛而击冲军,冲溃,坚乃得免,嘉其忠勇,并拜五校加三品将军,赐爵关内侯。壬午,冲遣尚书令高盖夜袭长安,攻陷南门,入于南城。左军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辨等击破之,斩首千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乙亥,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太子宏与战于成二壁,大破之,斩首三万级”。
两段文字虽略有出入,但显然是同出一源。太元十年的正月是己卯朔,所以整个正月没有甲寅、乙卯、甲子、壬申、乙亥诸日。可以说《十六国春秋》错了,而《资治通鉴》未发觉也跟着错了。
这种错误能不能避免呢?其实可以。在《十六国春秋·前秦录·苻坚》中还有如下记载,“三月癸未,坚与冲战于城西,大破之,追奔至阿房城,诸将请乘胜入城,坚惧为冲所掩,乃击金以止,军引还。乙酉,益州刺史王广,以蜀人江阳太守李丕为益州刺史,守成都。己丑,广帅所部奔还陇西,依其兄秦州刺史王统,蜀人随之者三万余人”。这段文字《资治通鉴》编在二月事中,而二月己酉朔,也无癸未、乙酉、己丑诸日。
从整个事件过程看,如果正月双方交战正酣,而整个二月却不动刀兵,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通鉴认为《十六国春秋》三月的记载是错误的,因此将其修正到二月。但事实上整个事件应该反过来思考,正月长安发生了饥荒,人心浮动,而慕容冲趁机起兵。二月慕容冲进犯长安与前秦交战,双方战至三月。如果按这个思路从新编排一下,将仇班渠之战移到二月事,二月己酉朔为初一,甲寅为初六、乙卯为初七、甲子为十六日、壬申为二十四日、乙亥为二十七日。苻坚破慕容冲于城西仍在三月,癸未为三月初六,乙酉为初八,己丑为十二日。所有时间严丝合缝没有错漏,而且二月二十七(乙亥)苻宏击败西燕军斩首三万后,双方休整八日再战也完全合乎情理。在已考订的错条中,因原始史料错误导致纪日失误的共计175条,占总数的52%。
4. 待考
由于大量原始史料在流传过程中失传以及本人学识有限,仍有28各错条不知出自何典,无法校对。占了总数的8%。
当然如果下功夫,此类错误也不是完全无法考证。如第一百零二卷·晋纪二十四·晋海西公太和四年,记桓温北伐事。“夏,四月,庚戌,温帅步骑五万发姑孰。……大司马温自兖州伐燕。郗超曰:“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温不从,六月,辛丑,温至金乡,天旱,水道绝,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钜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虎生,宝之子也。温引舟师自清水入河,舳舻数百里。郗超曰:‘清水入河,难以通运。若寇不战,运道又绝,因敌为资,复无所得,此危道也。不若尽举见众直趋邺城,彼畏公威名,必望风逃溃,北归辽、碣。若能出战,则事可立决。若欲城邺而守之,则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矣。但恐明公以此计轻锐,胜负难必,欲务持重,则莫若顿兵河、济,控引漕运,俟资储充备,至来夏乃进兵;虽如赊迟,然期于成功而已。舍此二策而连军北上,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以日月相引,渐及秋冬,水更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于时所忧,非独无食而已。’温又不从。”其中纪日错误的是六月辛丑至金乡,六月庚戌朔,无辛丑。
对照《晋书》的相关记载,《桓温传》“太和四年,军次湖陆,攻慕容暐将慕容忠,获之,进次金乡。时亢旱,水道不通,乃凿钜野三百余里以通舟运,自清水入河。” 《海西公纪》 “太和四年夏四月庚戌,大司马桓温帅众伐慕容暐。秋七月辛卯, 暐将慕容垂帅众距温,温击败之。”两处都未提到军次金乡的具体时间。假设辛丑不是笔误,而是摘误。那么四月到七月间辛丑日为五月辛丑(21日)或七月辛丑(23日)。因为七月辛卯(13日)桓温击败慕容垂时已渡过黄河,所以不可能在七月辛丑才抵达金乡。再有郗超在劝谏桓温时有“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的话语,古人按历法以四五六月为夏日,盛夏当在五月。且从姑孰到金乡相距五百多公里,按古代行军三十里的速度,抵达金乡也不过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间,因此当断恒温于五月辛丑至金乡。
不过这样的考证实在太费精力,且只有完整的大事件才可能依前后顺序进行推断。对一些飞鸿一瞥的孤言单句却是实难考证。本人才识精力毕竟有限,先草就此文向友人交了作业,待将来有闲有暇之时在逐一考订吧!
乙亥十月十九作于书如羽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