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第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看望A同学的大宝(2周多)和二宝(刚刚满月)。
饭点大家一起去了一饭馆,饭后大家散着步,路过一家母婴用品店,门口摆着2台摇摇车,大宝的一下子就爬上去。
大宝:“妈妈我要坐摇摇车。”A:“不可以”,并没有停下脚步。
大宝一副快哭的情状,开始提高音量说“我要坐摇摇车”。
A:“不可以哦”,并一边和爸爸说道,整天坐,太任性了,不要理她。
听到妈妈这么和爸爸说,大宝立刻闭着小眼睛,长大嘴巴,放声的喊着“爸爸我要坐摇摇车,我要坐摇摇车……”
大宝爸:微笑的看着大宝,慢慢的向前走,和大宝一小段距离。
我见状就赶紧的和大宝说“大宝乖,摇摇车没电了,坐不了,我们也没带硬币,坐不了”我试着把她抱下来,她哭声更大了,双手牢牢的抓住摇摇车的方向盘,是一点也动不得。
大宝爸和我说,“没事,她这种性格不好,你不用理她”。
于是我们一行人,一起往前走,大宝见状哭的更凶了,快速的从摇摇车下来,哭喊的追着爸爸,拉着爸爸的衣角跳啊闹啊“我要坐摇摇车,我要坐摇摇车”,大宝爸微笑的说,我们到前面再坐摇摇车,这时候妈妈制止了,直接和爸爸说,不要满足她,这样她下次就会继续哭闹。爸爸转头和大宝说,我们不坐摇摇车,爸爸回家陪你去玩玩具。大宝哭的比前面更大声了。
“让她哭,不要理她”大宝妈又再次的和爸爸说了一遍。而我们一行人有娃的和没娃的是两种景象,有娃的人,一副司空见怪的样子,径直的走着;没娃的人说道“太可怜了,但是也太闹了;要是我估计就要开打了。”
就这样,我们走走停停了大概半个小时,而大宝也哭了半个小时。回到A家里,大宝扯着爸爸的衣角紧跟着爸爸的脚步,继续叫喊着“我要坐摇摇车”,鼻涕眼泪一直流,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抽着纸巾就要擦了,A跟我说道“不要给她擦,让她流着,你一擦她会哭的更厉害”,额,可是眼泪鼻涕好多啊,我就赶紧擦了一下,擦完果不其然,大宝哭的更厉害了……
我们喝着茶聊着天,而大宝就这么连续哭哭跳跳,扯着爸爸衣角,差不多快一个小时,一点都没有要消停的样子。
爸爸把她带到另外一个房间,和她说着其他有趣的事情,哭声稍稍停了下来,但是带回到人多的地方她立马又哭起来“我要坐摇摇车……”,A这时温柔的把她带到另外一房间,告诉大宝“你再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然后带着她去拿她平时很少吃到的“口哨糖”,突然一下子,大宝就不哭了,吃着糖玩着玩具,再也没哭了。
后来告别A后,我们几个在回家的路上讨论了大宝哭闹的事情,发现纠正孩子一个错误的行为其实要注意挺多细节的:
1.原则要统一
首先同学A和她老公一致都没有满足大宝要坐摇摇车这个诉求。因为经常坐,不是从来没坐过。妈妈通过走在孩子前面,背对着孩子,这样就断绝了孩子哭闹时寻求与家长的视觉交流以及哭闹可能影响到大人的情绪(不忍她继续哭下去)。这种不理睬的行为告诉孩子,哭是得不到注意的。
2.再次强调
在爸爸提出说我们去前面再坐摇摇车,妈妈及时制止了,再次间接的肯定的告诉孩子,现在爸爸妈妈都认为我不可以坐摇摇车。
3.坚持不理睬
在后来孩子哭闹将近一个小时的过程中,爸爸和妈妈都没有主动的安抚,而是继续选择不理睬。现实情况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没有足够的耐性,坚持一小段时间后,就主动放弃了,满足了孩子的诉求,这样孩子的脾气是永远都不会得到改善的。
还有,再这过程中,要保持全部人的一致不理睬。比如在这过程中,我因为主动去给大宝擦鼻涕,让孩子觉得有人关注我,我只要继续哭,也许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暗示信息。
4.危机感
在孩子哭了持续一段时间,孩子仍然没有要停下来,出于孩子的健康着想,主动和孩子交流,告诉孩子,再哭下去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做,让孩子意识到危机且要通过“不哭”妈妈才会喜欢我。
5.转移注意力
在孩子有了危机意识后,提供孩子一个新物件,转移她的注意力。比如,给一个孩子从未吃过的零食或者玩具,用对新事物的新鲜感让她忘记“坐摇摇车”这件事情。
只有认识到每个年纪的孩子的接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比如两周多的孩子其实还不懂什么好与坏,不懂什么道理,讲大道理不一定有效,只有通过大人的行为小孩子才会知道自己什么行为会有什么结果。在育儿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相应原则,才能真正帮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行为准则。
#6035-Julia-拉风喔(公众号)#橙子学院码字岛第1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