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足少阳胆经:(24)日月



日月:胆募穴,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交会穴

一、穴名:日月。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质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本穴为胆之募穴,胆为中正之官,决断所出,十一脏皆取于胆,决断务求其明。“明”字从日从月,日月本为太阳与月亮,此指双目及胆之脏象而言。

道经以双目为日月。《黄庭内景经》肺部章:“日月之华救老残。”注:“左目为日,右目为月。目主肝,配东方木行也。”又曰;“外应眼瞳鼻柱间。”注:“外应眼瞳,目之所主于胆,胆之所仰于目。”天中章:“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肾部章“上致明霞日月烟。”注:“日月即二目。”双目为肝胆之所主,而胆募乃名日月也。又,山名。《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又旗名。《释名·释兵》:“九旗之名日月,为帝画日月于其端,天子所建。”《黄庭内景经》胆部章:“雷电八振扬玉旌。”注:“八方雷振,威怒之貌也。玉旗刚色之色也。”肝为将军,胆主决断。其阳纲之气,自应如山岳之高大,如旌旗之威武也。

又名“神光”。神之光,日与月也。

提要] 系胆与脾经之会穴,有疏调肝胆、和中降逆作用。本穴挨近期门,本穴能佐期门,调月信,更知日月之义。不仅取意之光明,且寓意朝夕朔望之期也。

凡属募穴均在脏器之表,与本脏器内外相对。如肺之中府、肾之京门、肝之期门、脾之章门、心之巨阙,虽不直对,亦相距不远又凡两穴挨近,则治症略同。辄筋、日月两穴所治之症,所差无几


二、白话:日即太陽,月即月亮,日為陽,指膽;月為陰,指肝,此穴為治肝膽的要穴,故名日月。

三、定位: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

四、功能:疏肝利胆、健脾降逆

五、主治:

1、呕吐,吞酸,呃逆,黄疸:此穴为胆经和脾经的交会穴,故可治胆与脾的病症。

2、胁痛:穴位的近治作用。

六、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