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店的变迁
原创: 阅读悦读时光 阅读悦读时光 1周前
文/赵心放
上个月媳妇美美生娃娃时,张大婶把饺子店交给女儿小玉打理,如约到西城儿子媳妇家,和亲家母一起带孙子。今天是一月后的第一天,上午不到十一点半,张大婶乘车来到了离店子不远的东城大道公交车站。下车后步行到店子门口,看见停着三辆摩托车。东瞧西瞅一会后,她感到有些奇怪。
......
张大婶能把饺子店交给女儿小玉打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哩——
东城大道原来是条不起眼的普通小街,三十多年前拓宽改造公路,两侧有了鳞次栉比的房屋后,才开始叫这名字的。
成了大道,加之毗邻地块后来建起步行街,随着时光的流淌越来越热闹。但估摸除了这家饺子店外,现在公路两侧的其他店铺都不是“原住民”了。“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说起来毫不奇怪。
这家饺子店生命力为啥这样顽强呢?自然要归功于老店主张大婶。
张大婶的丈夫走得早,留下了未成年的一女一儿,当年没正式工作的她,因生活所迫,东城大道初具雏形时,就在街上租了一间50平方米的门面开饺子店。多年来,她风里来雨里去,没过一个囫囵的节假日,每天亲自到市埸采购食材,不断琢磨改进操作技术。由于用料讲究,饺子做得皮薄肉嫩味鲜,颇具特色,粉丝队伍不断扩大。
平时顾客不少,节假日还要翻台耶。生意一直这么兴旺,张大婶一直是累并快乐着,其中有个不为常人所知的原因。新世纪伊始那年,获得了全省先进个体户荣誉称号,奖状装在镜框里,挂在店堂墙头的正中间,非常醒目。前些年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后,全省的个体户如过江之鲫多得数不清,有几户能得到这荣誉?张大婶半夜醒来想起都感到自豪。
不过,创立荣誉难,保持荣誉更难哦,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荣誉称号使张大婶有了见长不见落的压力。女儿小玉十年前高职毕业后,一直在店里工作,也早已算行家里手了。已近七十岁的她仍然与过去一样每天忙碌着,但年岁不饶人哦,她前几年就开始有了吃不消的感觉。
她为啥仍然初心不改,如此勤扒苦作呢?一句话,她不放心现在的年轻啊!总认为他们不能脚踏实地做事,整天想入非非,老盼着天上掉馅饼下来。张大婶一直担心,万一把荣誉搞丢了,老脸往哪搁?
实话实说,在勤劳敬业上,小玉完全继承了妈妈的衣钵。小玉多次说:“妈妈,店子交给我打理,你辛苦了大半辈子,该放松放松了,有精神时来指导下就行......”张大婶直点头,嘴巴却说:“再过几月吧。”交班的事就这么拖了N个几月了。
儿子小强大学毕业已工作七年,前年结的婚,还过两个月就是媳妇美美的预产期。娃娃出生后如何带呢?小两口反复商量多次,形成的统一意见是,娘家妈年近六旬身体差,婆家妈奔七十年纪大,现在由两家妈共同带,娃娃满周岁后再具体商量。娘家妈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由于放心不下店子,张大婶一直犹豫不决。小玉起劲地给妈妈打气:“你就放心去吧,这里有我耶。”整天忙于工作的小强,见妈妈磨磨蹭蹭久久不表态,不高兴地说道:“我知道你放心不下店子。你以后......”
哎!请月嫂吗?经济上不划算,老人也不放心。再说老人带孙子本来是情份而不是本份,但如今谁能把情份和本份真正分清?张大婶咬咬牙,给大家说:“我先和亲家母一起带一个月试试。如果小玉干得好,就算我交班了。如果没有干好,我和小玉交换埸地。”
大家笑着直点头。
......
今天张大婶走进店子一瞧,和她走之前没两样,环境清洁温馨。三个摩托车手坐在桌旁闲聊。她习惯性地问道:“你们打算吃点啥?”有个摩托车手回答:“我们是送外卖的。”
这时小玉提着三个盒子出来,分别交给摩托车手后给妈妈说道:“我已和电商平台挂上钩,增加了外卖经营。这生意还不错。”说完小玉来到吧台拿出账簿给妈妈看。张大婶一瞅,收支明细登记清楚,哇噻,一个月的营业收入比以前增加了两成多!
小玉给妈妈说:“前几天我把认捐的公益慈善款给社区送去了。”接着指着奖状旁新挂的一面锦旗,笑着给妈妈说:“你看是啥?”张大婶一瞧,是个顾客为表扬店子拾金不昧送的。
张大婶轻松地笑起来:“我就是惦记着送捐款这事哩。我走时有意不提醒你,就是看你如何处理。好了好了,我俩不交换埸地了!”
店子请的两个帮工在旁笑了,小玉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