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告诉人们要寻找真正的自己,而不是随世界而走.一切让我们痛苦的都不是造物主所给予的.而是我们自己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因为外因而导致自己不能成为真我.虽然书里面在说宇宙听你内心的声音,会把你想的通过震动给到你,但我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就是祈祷。祈祷神就垂听,当你心里所想的是美好,美好就与你相遇,而你时常看不到好的.好的就不能来到你身边.这个里面也讲了很多如何使自己走出困境的方式。并如何面对真实的自己.寻找内心真实的一切.内容一步步的教导,真心不错.截取了里面写的很多好的信息.记录下来.感恩有作者给的引导.但再引导我也是看向我的神.一切都有上帝的美意.
书中内容
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我们内在创造了外在的一切,如何看清楚自己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自己幸福快乐的关键,也是自由解脱的唯一路径。
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而真正的你,是不会随时间甚至死亡而改变的。”
“思想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是驱散不走它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我们不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先去潜意识里面探寻你那个被制定好的自动化程序(autoprogramming)是什么,把它带到意识层面来,让意识之光为你破解生命中对你已经没有用处的一些人生模式。”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你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虚假认同!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所以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老人提醒她,“为我们的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不管亲人朋友,尤其夫妻,自己先做,不要强加于对方自己先做想法。对于孩子的提醒和督促是因为爱,而不要命令和管教口吻。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在情绪上,要给孩子无限的支持和认同。”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件所编造的“故事”
心里学家:卡尔·荣格
心理学家:拜伦·凯蒂
肯·威尔伯
电影: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书: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
书:万物简史
老人让抄写部分
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我的身体也许疲惫或兴奋,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轻松,也可能焦虑或平静,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能知晓我的欲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欲望来来去去,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
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复,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
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见与知晓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
我能超越自己的情绪吗?我这么痛,有什么代价和收获吗?我会因此而成长吗?”若菱哽咽着问。“受苦有两种,”老人平静地劝导,“一种是无知的、无明的受苦,就是任随潜意识的操
。老天爷还是很公平的,你的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你想要有收获,就非得付出努力不可。”
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你是说这些灵性的追求、宗教的修持,也有可能成为我们逃避面对自己的一种手段?”
只有当你自己愿意进去探索,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摊在阳光下接受疗愈,或是把光带到洞中,疗愈才会发生。”
案例:
谁让你感到愤怒、挫折、迷惑,为什么?谁激怒了你?你不喜欢他们什么地方?”
“我对志明感到愤怒,因为他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
老师:“志明很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真的吗?
若菱: 嗯,是真的
老师:“这是真的吗?”
若菱:“有偶尔关心一下啦,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的,”
老师:“这是真的吗?”
若菱:“嗯,大部分时候是真的。”
老师:“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你是什么样的人?”
“当你抱持这样的想法——‘志明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的时候,你看到他,或是想到他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若菱:“嗯,不太舒服……”
老师:“是喜悦、和平还是紧张、压力?
若菱:“紧张、压力!”
老师:今天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在你的脑袋中,你看到志明,或是和他相处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样?”
若菱:“好多了,比较平静。”
老师:现在请你把这个句子反转过来,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若菱:志明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不是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我
老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这句话,看看它的真实性和原来那句话比较起来如何?”
……
老师:把志明改成你,你改成若菱,把你写的句子再念一遍。
若菱:“若菱很以自我为中心,从来没有真正地关心过志明!”
凡事都是相互的,对方也是这样想的。
你是否可以欢迎这种被羞辱的、小我被贬低的感受?不可以,不愿意”那你可不可以允许它的存在?”若菱的心在挣扎,试着去好好感觉那份锥心的痛苦,而不去抗拒或是逃避。然后,她想到了臣服,于是,她在心里默默地回答:“我可以允许它的存在。
真心想要
那就是不仅仅在思想层面,你必须打心眼儿里渴望这个东西,每次想的时候,都会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而且最有威力的是,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处在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之后的感受。而且视觉的观想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每天都在脑海里面演练你已经拥有你要的东西的画面,细节愈清楚愈好。这样去观想并且去经历那种感受,让你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信心地在召唤它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