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半年前,我还沉浸在“原生家庭”论中不可自拔,乐于从我妈身上寻找自己一切性格缺陷的根源。然后抱着大义灭亲的精神,对她的养育方式进行全方位地深刻分析和批判。
然并卵,我虽洞悉她所有的缺陷,却又郁闷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她。特别在育儿路上,我就像一辆刹不住的破车,离自己“集科学、智慧和爱于一身”的慈母人设越来越远,而离她这每天被我吐槽一百遍的“反面教材”越来越近。
曾经我一度以为,自己会像被霸道总裁强纳了的小媳妇,在千不甘万不愿中,完成这种宿命的轮回。但故事进行到今时今日,却有了惊天大逆转,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一切,告诉你们这神奇的转变。
轮回初始,我是不懂爱的法海,她是不贴心的小棉袄
女儿汐汐出生前,我就神神叨叨觉得我和她的关系会是和我妈关系的一种复制。
出生后,故事发展如我所料,却非我所愿。
除了在喂奶时,我们紧密相偎,更多时候我们就像同床异梦人,她没给过我任何特殊待遇,看我的眼神里也没特别的光。而我设想中的剧情应该是一脸傲娇的母上大人撅着个冷屁股,她这小屁孩也该哭着喊着PIA~PIA~贴过来。当然,作为个有骨气的妈,既然小屁孩没给特殊待遇,那我也该干嘛干嘛去。汐汐四五个月时,我就开始寻找各种机会出门健身、会友。美其名曰让她别对我过度依赖。
哺乳假结束后,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汐汐也不像其他母乳宝宝那般害怕与我分离。我去上班,她不会表现出难过;我回来,她则会在刚见面时烦躁不安;睡醒哭泣,如果看到进卧室安抚她的是我,她会跟见鬼一样哭得更大声;跌倒受伤,即便选择姥姥,也不会选择我的怀抱。纳尼,晴天霹雳啊,我居然被不懂任何育儿知识的老妈PK掉了?!
至于我家曹同学更是一直深受汐汐的喜爱,每次问她“爱不爱爸爸?”她总是坚定点头,再友情赠送香吻一个。而问她“爱不爱妈妈”必然使劲摇头。这种残酷的对比,常常让我的心情一路十八弯弯到山沟里。
终于,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如果继续纵容自己逃避的心态,得过且过,那我失去的不仅是成为“优秀母亲”的资格,还有自身疗伤成长的机会。抬头看看天,苍天饶过谁,难道再过20年,我还要听汐汐跟别人吐槽她的原生家庭有多糟?改变,势在必行。
曙光初现,心底的魔鬼浮出水面,我要用知识消灭它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投射认同。以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为例来解释,父母自己的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内心和自己的关系,而当这个关系里有一部分是他们的痛苦时,就会把这个部分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以此来减轻痛苦。
我妈就是如此,从小“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的梦魇。
“这孩子嘴一点也不甜”
“越大越不听话,真后悔生了你”
“你要是念不好书,连捡垃圾都没人要”
“你这种性格,没有人受得了你”
这些杀伤力极强的话,导致我至今都无法正确的看待自己。而“害怕自己再努力,女儿也跟我不亲”这个在别人眼里极其幼稚可笑的担忧,却成为了我最大的恐惧。
每次面对汐汐时,我内心都有无数场情感大戏。
“她看到我都不笑,是不是不喜欢我?”
“她现在这么小就不喜欢我,是不是以后就更讨厌我了?”
“她跟她爸这么亲,以后我会不会像我妈一样被他们父女俩孤立?”
我情不自禁的会去观察她的细微表情和动作,她不经意间的一些举动都会在我心里激起波澜。我总是期望她先对我表示出更多的爱意,把母爱建立在觉得她足够爱我的基础上。
天,这真的已经是一种病!一种名叫“自卑”的病!对此,咪蒙曾经给出过解药“看书,是我治疗自卑的唯一方法”。
我开始大量阅读心理学和育儿知识。从心理学中,我知道父母认为我糟糕,那只是他们主观的看法,并不是事实。他们对我的批判其实只是内心自我批判的呈现(这真是一剂良好的镇定剂)。从育儿知识中,我明白孩子是最敏感的生物,她们能感知到你的一切状态,并给予反馈。
我开始学习接纳自己的状态。不再理所当然地觉得汐汐天生就该跟我好得如胶似漆,若非如此就是人生失败;开始学会读懂她的心理需求,让自己言行一步步向更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的方向发展;不再麻痹自己,觉得这没什么那没什么,而是放下身段,真正从心底里俯下身去观察她的每一点细节,倾听她的述求,对她的情绪给予及时的反馈。
只有当你放下得失心真正去做,才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最爱妈妈的天使,只要你对她笑,她必然会给你更温暖的拥抱。
辞职是我最英明的决定,剧情的扭转从这里开始
因为我和曹同学工作都很忙碌(最重要的是懒),一直都和我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汐汐出生,我们之间的相处都还是和谐的。即便在汐汐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大家也在努力维持着彼此间的平衡。可随着汐汐的成长,各种育儿矛盾开始不断涌现。更糟糕的是,那些诸如“你不乖,姥姥就不喜欢你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的老套言论不断激起我对曾经心理创伤的回忆。让我不由自主的就情绪失控。
说好的温言细语呢?说好的相亲相爱呢?说好的互相体谅呢?别说笑了!只要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我就不由自主的,条件反射似的重复原生家庭反应模式。
在和曹同学多次沟通后,我决定辞去原先收入颇丰的工作,用独立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
因为只有独立,你才能跳出父母给自己“你就是不行”的定位。用切实的行动增强自己的育儿自信。否则,你就永远只是一个“巨婴”,自己都还在依赖父母,又如何有信心去抚育下一代?
只有独立,你才有绝对的话语权,不再被父母一句“你懂得多,你自己来”给噎得说不出话,由此心浮气躁,在不满和抱怨中放弃更多的主导权。
只有独立,你才不再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而是在亲自实施科学育儿中开始体察父母带娃的艰辛与不易,开始明白没有任何人能把所有的科学理论百分百落地。
原生家庭只是我们过往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成家立业之后,我们早该建立自己的新生家庭,而继续将自己和原生家庭紧紧捆绑的恰恰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没办法改善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那么就像我一样通过独立去屏蔽它。即便无法辞职完全独立,那么也尽可能的在带娃这件事上凡事亲力亲为,而不是一边依赖一边抱怨。
轮回结束,我在感恩中成为新生家庭的总舵手
当我不再沉浸于“原生家庭”的迫害戏码中,开始反省、学习、实践、感恩。变化就这么不知不觉发生了。
我迅速进化为“读心大师”,汐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就明白他要做什么。所有的这些都构建成我对自己能和她建立良好关系的强大自信。我不再因为她对别人流出的亲密态度,而黯然神伤。也不再因她自我意识觉醒时期的小小叛逆,而被愤怒、自我怀疑、难过等负面情绪反复蹂躏。直到有一天,连曹同学都惊叹地说:汐汐真的和你亲密了很多。我知道,我终于打破了那个可怕的魔咒。
如今,再回首那过往的半年,我无比感谢自己能有勇气和决心去改变那糟糕的亲子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觉知和成长的意愿,那么我和孩子都只会继续陷在这痛苦的轮回里;也无比感谢曹同学在这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如果不是他无数次在汐汐冲我发脾气后,发起三个人爱的抱抱,如果不是他始终坚信我能胜任全职妈妈这个角色,也许那些自卑、恐惧、烦躁的情绪还会继续影响我对汐汐的养育方式;感谢我的父母,永远无怨无悔地给予我最无私的帮助,即便被我埋怨责怪也不曾计较。最后感谢的是汐汐,是她用最透明的爱包容了我曾经的怯懦和自卑,给予了我最好的疗育,让我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学会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