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回答,他是这么写的:
“我去西藏,拼车遇到两个北京妹子,他们号称自己玩遍北京豆瓣所有的小组,两个人拿着单反揣着三脚架来到拉萨,其中一个妹子告诉我:‘飞机一到拉萨,我就哭了,我觉得自己终于来到了这里!’;之后的几天,他们从来不去寺庙,也不愿意离开宾馆,不知名的风景也不会下车,三脚架是用来定时自拍的。
“我有一次在KTV见到一个哥们,他说他喜欢小众音乐,以前最喜欢逃跑计划,然后熄灭了手上的半只烟不无感伤的说,现他们现在红了就商业了。我点点头问,那万青你觉得如何?他抬头问,万青是谁?
“我认识一个姑娘,富二代,考完ACCA后去了英国留学,回国后做了欧莱雅的管培,一路当到主管。现在她在新东方厨师学校,做一个厨艺老师。她说,她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人特别喜欢给自己贴上标签,仿佛拥有这个标签你就可以高人一等了。
“可事实是,只有那些真正有修养高贵人才知道,把自己的趣味用来衡量贵贱的人有多么无知。”
看完之后,我就慨叹,文艺青年的圈子真难混啊,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的, 还要接受其他文艺青年的批判。其实我周围有挺多文青的,早看惯了他们如此评判其他人生活习惯的样子。
而我之所以在这里批判他们这种批判别人的样子,无非是因为我不是个文艺青年。其实我跟他这段话里描述的,第一个妹子还蛮像,但我不会到处跑,我也不会因为到了哪里就哭。因为对我而言,全世界所有的城市,只要有肉吃、有网上,一切都一样。
而我跟她的相似之处在于,我偶尔也会去一些地方,可能是想去休息或者找朋友。我去绝大部分城市,一般都只会呆在宾馆里,以及为了找吃的,在宾馆周围方圆1公里范围内活动。回家以后,我也依旧宣称,那个城市我去过了。
这是宅男和文青,以及标榜文青的人的区别。我是宅男,我可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苦了自己,到各景点或“与众不同”、“有理想”的地方去跑,我只想在床上躺着,吹着空调。有人说,那你何苦去别的地方,呆在自己家里吹空调不就好了——说的是啊,不到万不得已,谁想出门走动呢?不就是为了说一句“那个地方我去过了”,所以去那里的宾馆里吹空调吗?
有人看到,我很爱玩相机,尤其文章里介绍起单反、微单和成像设备的原理都一套一套的,那岂不是和那些热爱摄影的人们一样吗?其实你们发现没有?我拍出来的照片都非常难看,构图、腔调、光影,都不大着调,因为我根本就不喜欢摄影,我只是喜欢机械和半导体而已,我喜欢的是研究相机原理,而不是拍照本身。
老罗昨天发布会上公布那么多后壳时,台下的人们立刻就能喊出那些图案代表的艺术家的名字,我就一脸茫然看着,继续听Asian Kung-fu Generation的歌。所以啊,文青那么难做,如文首所言,我哪有资格去做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