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主人翁精神的两招

一直以来,很多很多企业都在提"主人翁精神",致力于培育员工的主任翁精神,都希望员工工作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可能人们只有做自己的事,才最最认真,而且最是持久的认真吧!)。我们也常讲管理的本质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员工(被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培养他们的主任翁意识。我们在管理中所使用的一切"手段"、技巧及工具等,都是以此为终极目的。但是,据我们的观察及了解,真正的"主人翁精神"只在王进喜那个年代才有,而现在的环境里,这一点基本上很少,即便有些公司员工看上去主人翁精神特别强,个人认为很多情况下,那也只是在"演戏",演给领导看、给老板看、给喜欢看戏的人看。那么我们的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员工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主人看待,他/她始终以打工者的身份存在公司。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有两种较为有效的招数。

其一,让员工入股。可以是部门优秀的员工/管理者,也可以是全员入股。只有当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并能够参与分红时,他们才会真正觉得是在为自己做事,主人翁精神自然就会形成。一直以来,华为是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的公司之一。我们也曾经在一家我们服务过的公司试行员工持股制,当时该客户开了一家分店(酒店),意欲尝试新的管理方式,大伙讨论,当时提出的思路是让员工自己管理公司,具体办法就是让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员工入股,当时我们的方案大概分两部分:一是符合条件的管理层员工强制入股,就是你必须得拿钱买,否则就给你调岗,另一部门是符合条件的普通员工,自由选择购买。本来还是试探性的制度,结果超出预期,符合条件的员工(管理者)全部参与了进来,还有员工因为自己一时拿不出入股的钱,申请从个人工资里面逐月扣除,甚至有员工提出说一年不要工资,全部用来入股……结果怎么样呢?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整个店里有一半以上的都是股东,他们既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制度的制定自然合理,而执行也很到位,尤其在成本管理方面,大伙都积极的行动起来……新开的店,3个月实现收支平衡,第四个月开始赢利。

其二,鼓励员工内部创业。2000年前后,华为意识到随着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大,公司已非常臃肿,IBM诊断的结果是:华为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与业内先进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华为的订单及时交货率是60%,国际上领先制造商的平均水平为94%,再比如华为的库存周转率只有3.6次/年,而国际平均水平为9.4次/年……当时,华为做了很多调整、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出台了优惠的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原部门主管和骨干内部创业。注册成专门为华为公司服务的EMS代TT厂,或者其它服务商,业务上受华为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管理,经济上独立核算。没有了华为的员工身份,这些内部创业的工厂所雇用的员工就和社会上的平均成本扯平了(华为正式员工的工资较社会水平高很多)。同时,创业团队就变成了股东和管理者,实现了平衡过度,保障了改革后华为产品的EMS生产质量,同时也把制造成本结构性的降了下来。而当员工自己成为了"创业者"的时候,其主人翁意识自己就形成了。

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在我看来,前者更适合小公司(小部门)的使用,见效愉;而后者则更适合多元化、集团型企业,也不失为一种精简组织架构、优化部门的策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 一、核心价值观 二、基本目标 三、公司的成长 四、价值的分配 第二章 基本经营政策 一、...
    财富书坊阅读 5,893评论 0 4
  • 周末两天陪孩子上课,周六早上起来就玩了一个小时的游戏,上午美术,画了六棱柱,一共三个小时,最后一小时画了个等边三角...
    崔海宏阅读 2,256评论 0 0
  • 闭包及其作用 闭包是能够读取其他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相当于在草原上用栅栏单独围一片地只留一个进出口;只有通过返回出...
    柯良勇阅读 3,9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