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华杉讲透论语》看完了,今天讲最后一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知命,就无以为君子。不知礼,就无法自立于社会。不知言,就不能知人。
这一句,是《论语》的最后一句,可以说是孔子人生态度的最后总结。知命,也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面对的最大焦虑。世界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个人家庭的命运,都纠缠在一起,如何是知命呢?
程颐说:“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知命者,知道有命,并且相信这命,就按这个命去做。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的天命是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如果人不知命,那他一举一动的原则,都是趋利避害。趋利避害,就没有志向和原则,为利欲所牵引,为害怕而躲避,他的未来往哪儿去,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成为君子呢?
人都想趋利避害,但是你趋利未必得利,避害未必无害。趋利可能葬送了自己,避害可能损失了最大利益。这样的事不是比比皆是吗?
知命,知道自己的使命,为使命驱使,就不会为利欲所牵引。专注坚持的,都是知道自己使命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都是趋利避害的。
知命不知运,按使命去做,接受命运安排。把命和运分开,才能理解命运。命,是我的使命、我的志向。运,是机缘,是概率。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生总会碰到几次好运、霉运,你坚持在你的使命上走,好运来的时候就腾飞,霉运来的时候就忍一忍。
运气是它自己来的,它奔你的使命来。你若自己想去找运气,这辈子就算完蛋了。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下飞行棋,那路线就是命,你要做的事,就是扔骰子,前进是运,后退也是运,只要你接着扔骰子,最后都能到达胜利的终点。因为有路线,有命。
第二个讲知礼。朱熹说,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不知礼,你就耳目手足都不知道怎么用,怎么能自立于社会呢?张居正说:“礼为持身之具,若不知礼,则进退周旋,茫无准则,耳目手足惶惑失措,欲德性坚定,则卓然自立难矣!”
今天我们都不知礼,但往往能看见别人不知礼,看不见自己不知礼,这个要用一生去修行,没法展开细说。
第三,知言。别人一说话,你就要知道他是什么人。我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不是智者。智者听人一说话,就知道他是什么人。这主要来源于社会阅历,也源于读历史。所有人都有历史原型,所有的话历史上都有人说过,今天地球上有70亿人,而曾经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过的可能有1000亿人。如果你读历史,有1000亿人的阅历经验,就有了对人判断的大数据,什么话、什么事、什么人,你都能对得上过去的某人、某事的原型。
有时候人家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却不知道他是什么人,非要认为他“应该”是什么人,“可能”是什么人。为什么呢,或者是对别人有偏见而强加结论,或者是对别人有期待而一厢情愿,这就误判了。
好了,终于把这套书看完了,宋朝的丞相赵普说自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还觉得是他夸张,用心读完后,发现人家是实事求是,一部论语真的获益匪浅,我打算接下来把《孟子》、《大学》、《中庸》都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