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9
第十九日晨起,阅读《人是如何学习的》P146-153,有关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探讨。
数学学科并非我的学科领域,事实上,数学始终是我在求学时一大梦魇——在求学时代,我对数学最大恐惧来源于大量的运算、复杂多变的图形、一步错步步错的错误,以及凌乱而几乎随时坍塌的推理。而自从大学进入英语专业后可以免于继续学习数学,成了心中大幸。
从我作为求学者对数学学习的负面心理,可以折射出当下数学教学现状。的确如书中所说,大多数人只熟悉数学的计算方法,却少有人能够洞悉到“数学的真谛是问题解决、描述和理解结构与范型”(P146)。也就是说,对数学停留在可量化操作的表层,远远超过对数学学科背后逻辑、问题解决、模型建构等思维能力的关注,这仅是大多数人的误区,甚至也是数学教师本人有意无意的理解状态。
本书提出了一个关于数学有效教学的核心观点:“当我们考察数学教学时,我们需要既关注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又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法知识(一般与具体),还要关注他们对学生作为数学学习者的知识”(P146),在这里,突出强调了最后一种,即我们一般所称的学情。
书中列举了三个实例,来剖析理解式的数学教学的可能性是怎样的。对此,有几点启发和思考:
1.以学生自己特有的建构方式推进知识的理解
书中让我印象至深的例子是兰伯特老师,在讲解乘法时,一开始竟然让学生自己讲(杜撰)一个包含乘法12×4的故事,并且依据这个故事,和学生一起以图画的方式来演绎。本来可能是一个枯燥的运算,但是在学生自己的故事建构、在图画过程中被具象化了,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不断地验证自己的假想,并说明成立的理由,在思辨中加深了对乘法的理解,也逐渐探讨出感到吃惊的12×4=6×4+6×4。 在这个实例中,学生自己建构故事,而不是由教师来建构,学生显然感受到在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而教师只是给予引导和帮助,并引到令学生发出wow的顿悟中。
2.把已有经验与抽象的知识符号系统建立联系
前面章节已经论述过了,已有经验对于教学的意义。在数学学科里,有效教学的一个立足点就是唤醒学生的日常真实经验,并通过与抽象的知识符号建立联系后,来使得知识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如果忽视学生的日常经验,这样的教学就会成为被动、僵化的教学。
3.把问题解决作为焦点而不是知识本身
21世纪人才的核心能力之一是问题解决能力。从数学学科角度来看,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安妮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讨论数学问题,但数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并不是其课堂的焦点,而是在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在问题情境依托中,数学概念得以揭示。反观过来,我们无效的教学中有多大比例上是反其道而行之呢?
虽然本章中没有涉及到英语(毕竟英语是语言工具),但是把这几点思考平移到英语学科当中——鼓励学生自行建构、联系已有经验、关注问题解决,也是能够极大促进英语有效教学的。这一点,在我和笑笑亲子阅读时就能体会到。当我们在阅读数学的启蒙绘本时,就会发现大量的数学知识、概念、模型,都嫁接在孩子可以理解、自己也可能建构起来的经验或者想像场景中,而每一个故事的核心,就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从孩子阅读时的反应来看,绘本作者的意图——帮助孩子理解而不是“学习”数学的目的,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
假设这样的有效教学更多的推广,是否像我这样对数学的恐惧,而错失了产生惊奇的学习者,也会减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