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苦白吃了
文 / 凉爽
知乎上有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吗?
题主是这样描述问题的:广东的小工厂,4000元都招不到年轻人,但星巴克3000元就可以招到一个年轻人。小工厂老板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吃不了苦,一辈不如一辈。
小工厂的工作是流水线作业,而在星巴克,以星级咖啡师为例,除了要会冲咖啡、认识咖啡豆,还得会收银、会一点英语,与人沟通无障碍。
要想进步、有所成就,必须吃点苦。但网络有句话“我希望你能吃学习的苦,而不要吃生活的苦”。
都是苦,有何不一样?
有些苦,根本没必要吃
家里离公司有十九个公交站。下班的时候根本没位置,硬是挤着站足十九个站,站足一个半小时,风景一点都不美。公交站里,积累了一群密密麻麻跟随车门挪动的人。司机不依不挠将车开至站台的最前方,人群涌动、推搡又纷纷扰扰。
一天下来,再好的心情瞬间全无。
别人在健身的时候,我在挤公交;别人在看书上课的时候,我在挤公交;别人八点去夜跑的时候,我还没吃完饭。
在广州打拼的我们知道广州马路塞车、地铁塞人,在还没有能力买车的情况下,既然一定要花钱选择住处,何不花多些钱尽量住在公司附近,让自己的通勤变得舒服舒畅。
因为时间也是钱。为了房租便宜,选择地理条件不佳的郊区,每天上下班三个小时多的通勤时间,这根本就是吃无意义的苦,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八点到家,似乎很拼,但实际上只感动了自己。
不同行业的人即便同样勤奋,收入却截然不同。你能说清洁工就不勤奋不努力吗?但是收入呢?
而有价值的苦必须吃。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为了在一定行业内出色,前期的专业积累、查阅文献、背诵资料;为了有一门优异的手艺和技能,10000小时的训练定律,这些苦一定要吃。
回家乡发展
我认识两个潮汕的女孩子,一个是广州二本的师范生,另外一个是广州211重本大学的师范生。两人毕业后不约而同都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城市,和爸妈一起生活。
我们可能会叹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回到小城市是屈才,但是她们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山区教师多好啊,每个月还有一千块的补贴。在广州租房子都没了三分之一的工资了。”
“广州生活成本和压力都太大了,就看一场电影而言,广州分分钟五六十块,而我家那边,九块九就可以交易。”
“我今年刚刚毕业,还是先回家看看,爸妈帮忙找了一份职业学校的教师工作,待遇还不错。干不下去再出来广州吧。”
如果把吃苦理解为白手起家的奋斗,留在大城市就是能吃苦,那么,回家乡就是不能吃苦吗?或者说,留在大城市是吃现在的苦,为自己打拼一番小天地,而享未来的福;还是说,回家乡避免吃苦,享受长时间的安逸?
选择小城市还是大城市?大城市医疗水平高、就业前景好,小城市生活质量高、安逸无压力,选择不同的城市,深深地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自我定位以及发展机遇。两者皆有取舍,这个是人们一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
穷养孩子没必要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努力、勤奋,别贪图享乐,偷懒,唯有努力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努力和勤奋就并一定会成功?
关于育儿,有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就是“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穷养,为了让儿子理解赚钱不容易,长大后要拼搏;富养,女孩才不会追求物质,被巧言花语蒙骗。总有些家长们坚信吃苦要从小开始。俄罗斯战斗民族、日本幼儿园大雪天的光着身子在户外运动,乐嘉带着四岁半的女儿去沙漠徒步,4天走了76公里。天天给孩子灌输爸妈小时候生活很苦、赚钱很辛苦的观念。
和“忆苦思甜”教育一样,“穷养儿子富养女”,就是教育最大的骗局。有些苦,根本不需要孩子去吃。知道老一辈耕田做农活如何劳累,理解爸爸妈妈赚钱多艰难,不能浪费粮食,不能乱花钱,对孩子有何益处?难道让孩子学会干农活、学会节衣缩食、小小年纪出去打工兼职贴补家用吗?
我认为,穷养完全没有必要。教育不能在物质上匮乏,精神的教育应该是丰盈的。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对努力、自律并有出色成绩的父母亲作为榜样,影响孩子去积极奋斗获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财富,这才是真正的“富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