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答:有没有哪本书可以救赎我?看到这个问题,我快速在回忆中进行搜索,最后发现,并没有哪一本书单独对我完成了救赎,如果说我被书救赎了,那根本就不是一本书,而是很多本书的力量结合起来,完成了对我的救赎,并且这个救赎不仅仅是过去时,不是正在进行时,更不是将来时,而是所有时态的总和。我的人生,一直处于被书救赎当中,可以说就是一个典型的被书治愈的人生。
书给我留下了太多与众不同的体验。它就是我最忠实的朋友,在我悲伤时安慰我,在我绝望时给我带来鼓励和希望,还经常给我带来无以伦比的快乐。书中藏着的那些有趣、睿智的灵魂,帮助我一次次刷新对世界和人性的认知,也是我可以在人到中年,越发活得有滋有味的秘密所在。
可以说每一本书都有一个可以救赎我们的知识点,只要用心去读,总能和它相遇。
一、书是辛劳时的慰藉
我的童年是没有全自动洗衣机的,小学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台单杠洗衣机。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小伙伴应该清楚单杠洗衣机的功用,这是一种只有去污的功能,过水还得借助手洗的洗衣机。我生活的小县城一共有四条河,我家的前门隔着两条街就是大河,后门隔着一条街就是小河,那年月,家家户户都把衣服带到河边洗,我便是洗衣大军中的一员。小学四年级开始,我便在母亲的安排下,承接了清洗全家衣服的任务。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等着我的就是两大桶需要拿去河边过水的衣服。四年级的肩膀实在挑不了两大桶湿衣服,两手同时提也提不动,我只好先把一桶衣服提出十几米后,再返回来提另一桶,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交替着,每天都是费劲力气才能把两桶衣服提到河边过水清洗。
虽然很累,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却总是抱着希望洗完全家人的衣服的。只因为每个中午洗好衣服后,我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在这一个小时里,没人管我干什么,我可以随便翻出家中的藏书,安静地躲在奶奶的房中看个够。
记得当时有一本书名叫《白洋淀》的小说,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小侦查员的故事,具体的故事情节我已淡忘。但其中一个有关描写小侦查员吃烙饼的情节,虽时隔几十年之久,我仍记忆犹新。书中描写小侦查员吃烙饼时的香甜,我是每看一次就跟着吞一次唾沫,等看到作者描写他吃完最后一口,还津津有味吸吮着手指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也跟着吃完了一个美味无双的烙饼。许是这个描写吃烙饼的情节,给我带来过于逼真的阅读感受,每个中午洗过衣服后,我总会跳过前面的章节,直接翻到吃烙饼这一段落,跟着小侦查员不断重复吃着他拿在手中的烙饼,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吃着,也不知道吃了几回,每一回都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让人直咽唾沫。
许是感受过于真实,以至于我有段中午提着桶去河边洗衣服时,都是跑着的,只因为在我脑海里,总是想着洗好衣服后,安静地再跟着小侦查员吃一回满口麦香的烙饼。
记得有位生长于50年代的作家,回忆他在乡下每天劳动后的事情。那时候的劳动繁重而辛苦,而最摧残人性的莫过于饿着肚子进行重体力劳动,那样的活着不能叫生活,只能是历劫。在作家的回忆中,他能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活了下来,全靠下乡时从家中带去的一箱书。每当夜幕降临,他总会在衣服里藏着一本书,躲到晒谷场的草垛边,安静地享受书给他带来的快乐和精彩。也只有这一刻,一天的辛劳才会一扫而光,使他感觉到自己还在真实地活着。
人的肉身难免经历人世的辛劳和摧残,若没了书给予的精神上的滋养和抚慰,很容易便沦落于行尸走肉般的苟且偷生了。
所幸有书相伴,让我在童年承担超过自身体力的劳作之余,享受了一场又一场来自于书中的精神盛宴。
二、书让你的独处变得精彩
若你看过的书够多,脑海中藏着的知识够丰富,就算把你关进监狱的禁闭室,你也能给自己回放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电影。
初中时的一个暑假,我曾经有过七天不出门的经历。只因为被父亲书架上的一套武侠小说给锁住了灵魂,以至于连身体都挪不出窝了。
那套武侠小说书名叫《陆小凤传奇》,是台湾已故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古龙先生的经典作品。每一本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悬案,那七天,我跟着古龙先生笔下的陆小凤,一会儿深入市井,一会儿随着帆船飘洋过海,一会儿会挚友,一会儿跟着盗贼斗智斗勇。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实在在是跟着书中的主角度过了一段刀光剑影,光怪陆离的人生。
记得那几天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打来电话,相邀上街游玩,无一例外都被我一一拒绝了。七天后出门遇上同学,被质疑了一通:“没见过你这样的,邀出来玩,拒绝的理由竟然是要在家看书。”我不予解释,毕竟书的魅力并非人人可以窥见,其中诱人的滋味,只能是亲自通读过的人才可体会。
有书相伴,看似孤独的独处,其实比身处闹市更加精彩。不管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还是下里巴人的通俗,书都能给你一一带来。
三
书能让你正确认识身边的人
两个人在一起经过热恋期后,彼此的缺点就像笋芽遇到春天,藏也藏不住,突突往外冒。我和老公刚开始进入婚姻中生活的时候便是如此。
两年的恋爱,让我们刚领完结婚证就好似老夫老妻般地生活在一起。通过两年的恋爱期,彼此已不像恋爱时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掩饰自己真实想法和行为的婚姻生活,让我们都看到了真正的彼此。
大宝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在一个周六的早晨,我正在卫生间洗漱。在我还没把脸洗干净时,客厅突然传来大宝的哭声,那哭声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尖锐,我从哭声中就能判断一定是出事了。顾不上擦干脸上的水,我急慌慌往客厅跑了出来,当时的场景真是让我差点晕倒在地,只见地上的瓷砖沾了一小圈鲜血,老公就抱着歇斯底里大哭的大宝站在血圈旁边,原来是他让孩子自己拿玻璃杯喝水,大宝摔倒在地被破碎的玻璃杯划伤了左下巴,那一道血红的口子离脖子上的大动脉就几厘米的距离,危险至极。当时的我真想突然长出一双翅膀,将大宝抱起飞往医院。正当我着急门的时候,耳边传来老公大声的指责声:“洗个脸都能用这么长时间,孩子都看不好。”我瞬间感到惊讶又委屈,明明是他在客厅看孩子啊,玻璃杯也是他让孩子自己拿着的呀,怎么怪到我头上来了,这是什么道理?于是争辩到:“我去洗漱,是你在照顾孩子,怎么怪上我了?”听我这么一说,他愤怒异常,脸上显出我从未见过的狠厉,如果眼珠子能装暗器,我相信他瞪着我的时候,里面的毒箭一定会将我射死。当时,他一边瞪着我还一边大声吼叫:“不怪你怪谁?”我不愿意再这样无谓争辩下去,自己抱着大宝急冲冲下了楼,或许他也觉得应该以孩子的伤为重吧,当时也跟着下了楼,一起将大宝送到了医院。
在这件事情上,老公不分青红皂白的态度让我一直都不能释怀。但是平时的他又表现的非常顾家,只是在遇到自己犯错时,他就是会下意识逃避承认错误。那段时间,处于婚姻中的我是相当困惑。
所幸,后来我阅读了好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读到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才慢慢有剥开迷雾看到实景的了悟。老公回避自己犯下的错误,并习惯性指责他人的这种性格,在心理学上叫指责型人格,这样的人小时候因为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经常被辱骂、指责甚至殴打,所以长大后就会下意识地逃避承认错误,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犯错和惩罚是连在一起的,久而久之,逃避承认错误就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其实也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老公的爸爸,在他们小时候,总会从自己的判断出发 ,只要是他认为的错误,第一时间总会对他们几兄弟进行辱骂和殴打,这样的惩罚甚至成为家常便饭。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老公,回避或者推脱错误成了一种习惯。
当我了解这样的事实后,我便看明白了他看似推脱责任,将错误转嫁他人的行为,无非是一种逃避惩罚的下意识表现。
理解了老公的行为后,我在和他相处时便多出几分理解和怜惜,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和埋怨。
书的相伴和指引,让我在婚姻中,有了远离哀伤和怨恨的力量。
书的好处细数起来,一篇文章是盛不下的。它兼具了亲人、爱人和朋友等等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能给你带来的帮助。
它能抚平你心中的悲伤、带着你是跟许多或高贵,或有趣,或智慧,或通达的灵魂交流,借助他们无声的教诲,使我们的心胸变得开阔,通透、宽容而悲悯。
书带着我们慢慢看清自己的同时,也理解了他人。跟着书走过的人生,灵魂里会住着祥和与自洽,让外在的我们更加平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