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知识付费。
9月7日,网易云音乐正式推出了首款自制的知识付费平台《采铜 好书精读》,从这款产品开始,标志着网易云音乐正式进入知识付费
而同时头条和知乎的口水战还在继续,这是对内容市场的争夺。
什么是知识付费?
百科这样解释: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为什么有人愿意知识付费?
2016年被行业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几家主打优质内容的平台,不约而同的开启付费模式。发展至今只一年多就已赢了个大满贯。知识付费
会员为什么愿意付费呢?我想到了两个原因:
(1)以语音为载体
最近自己一直忙着秋招,也有关注到白熊求职、千聊这些付费平台,发现讲课都是在用音频授课的。
想想也是,互联网的知识载体有文字、音频和视频。文字容易被盗版,会员学习体验也不好。
而视频不仅需要内容创作者能力很高,就是制作视频的开发成本也是很大的。会员打开看视频学习频率表也是很低的。
音频很好的符合了现在时间碎片化时代。
(2)强调个人IP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付费模式,都是在强调内容生产者的IP。
他们是行业的专业人士。对于某一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很多干货可以分享。又加上马云、雷军、马化腾的助阵。使得大家都相信生产者的权威。
知识付费的模式
目前知识付费的形态来看,主要有下面几种模式,问答、订阅、课程、社区。
问答:
问答模式成为知识付费的引爆点之一。
分答在当年迅速完成A轮、A+轮两场融资,知乎旗下的问答产品“值乎”同样是描述知识付费美好前景的产品之一。但在短短一年之后,各个平台均逐渐减少对于该类型产品的投入。
订阅:
经过一年的发展,罗振宇创始的得到的订阅专栏已经上线了29个,其中有五个栏目的订阅人数超过了十万、营收超过2000万。
喜马拉雅的付费精品订阅专栏数很多,因为用户也可以免费试听,所以具体的订阅数不得而知。
订阅模式优缺点很容易看到,
预付费模式需要内容持续更新,提高了APP的点击率。但订阅需要生产者保持一定的输出,这会给生产内容者很大的压力。
课程:
课程模式是今年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主要的代表是分答小讲、知乎live还有一块听听。
分答小讲是按着机构化的形式进行输出——快速地找到可以给自己提供帮助的那个人,用几分钟时间为你答疑解惑。
知乎LIVE答主创建一个Live,它会出现在关注者的信息流中。用户点击并支付票价(由答主设定)后,就能进入到沟通群内,答主和其他用户便在群内开始问答沟通。
社区:
社区模式典型的有分答发布的付费社区主讲+助教的制度。
助教是普通用户通过提问和参与回答,若内容质量高,将被社长选中为助讲,实现身份升级。助教可以帮助主讲管理社区,协助回答问题。减轻主讲的内容输出压力和管理压力。
内容可预期化,通过对购买内容的详细阐述,包括更新频次,更新内容的安排等。如果进入付费社区后,没有做到信息输出的对称。用户可以进行举报。形成一种平台+主讲+用户的契约关系。
说了这么多,不过目前小编很少愿意去为知识付费买单,可能是因为小编没钱。不过更大的原因是
小编认为知识付费其实是付费学习的幻觉。知识大V在赚钱,而我们只是对学习的自我安慰。
知识大v他们获得那么多知识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难道我们花点钱看一些付费内容就可以变得向他们一样吗?我觉得不可能。说实话,我也付费过几次,每次学习完之后感觉知识很快就忘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