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听了《心智力》《热锅上的家庭》这两本书,又和晓波老师谈了很多,给我的感触挺深的。通常在一个家庭中,男人觉得自己对老婆迁就已经够多的了,还在拼命工作,总是在忍耐老婆的啰嗦,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但是妻子好像并不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并没有给了他应有的评价和赞赏。而妻子往往在家庭生活中,觉得自己带孩子做家务,平时也工作也非常的辛苦,自己认为对这个家庭已经牺牲了很多,公公婆婆和老公都不认同。他们都有同感,对家人的反应表示不解,我认为自己很好了,为什么你们还这样对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不一致的。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要不要正视别人对我们的意见呢?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能自说自话。你觉得为这个家庭牺牲了很多,付出了很多,那别人就一定感到幸福和快乐了吗?你付出的时候有没有从内心里面去,赞赏和欣赏自己的伴侣?还是做完的事在那里发牢骚,然后开始指责,责骂抱怨。然后从内心里面并没有真正欣赏他的优点,接受他的缺点。那么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你做完事就要过来伤害我。平时你也并不尊重我,你只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所以说我们很多女性都往往把自我牺牲当做爱。买衣服舍不得买,吃东西舍不得吃,把最好的都留给老公和孩子。但是脾气上来了,累了就要骂,就要指责,从心里面也对老公没有真正的尊重。那么试问一下,从老公的角度来看是感觉到了压抑和伤害,还是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呢?所以当你说自己很好,做的已经很到位的同时,你问自己 ,观察一下对方的感受,别人真的感觉到了吗?如果没有,应该反省的是我们,而不是标榜我做得很好,还要去跟对方提要求。
同样的,你觉得自己是个好妈妈,好爸爸,那看一看你孩子。他的性格好不好?有没有专注力?懂不懂礼貌?如果这些没做到位,也应该是我们父母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结果。如果爸爸妈妈喜欢骂人,那孩子马上就学会了。爸爸妈妈心情烦躁,爱发脾气,那么孩子也学会了。爸爸妈妈爱学习,说话客气。孩子也学会了。孩子很小,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他的什么东西都是从父母那里学的。孩子是我们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我们不是找复印件的原因,而是应该找原件的原因。记得樊登老师说过,打孩子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另外可以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一个称职的家长。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你打骂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和你的感情拉开了,那你说的话他更不容易听进去。关键的是你不但没有给他提供解决方法,反而还增加了20%的伤害,那你还不如不管教。如果想打骂孩子,请你冷静一下,转一圈再回来。等想好了怎么去跟孩子谈,怎么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了。你和他的心靠近了,他才可能听你的话……
而怎样才能准确知道对方对你的评价,不陷在自我迷恋的陷阱里面呢?我的感觉是先体察一下你自己的情绪。我以前接触过一个大姐,她从小就送给别人收养,中间她又回到自己的家里。这样两个家庭对她的爱都非常少,她结婚了以后,店里的生意做得很好,但是她的老公和孩子感觉不到幸福。她所有的家务活都都是她的婆婆做完的,孩子也是婆婆带大的。有一次她老公说了从外面开车回来,连一杯水都没有。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因为她从小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所以他不知道爱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关心人。同样的当我们去体察自己的愤怒,伤心,失望,沮丧,开心的情绪的时候,请你敞开心扉,全然接受自己的情绪,并允许它,接纳它,知道它长的什么样子,这样当别人出现同样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才能捕捉得到。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知道对方对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样的感受和情绪。透过他们的感受和情绪,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们真正从内心去欣赏他,认同他,并且他有什么需求我们能做到去满足他,试想一下,此时的他是不是才真正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呢?……
我是日记星球684号星宝宝艳芬,我正在参加日记星球33期蜕变之旅,这是我的第41篇原创。
艳芬:联通店主,樊登读书会长,两个孩子的妈妈
写于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