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根本信条有三个:“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其中争议最大,最令人费解的就是诸法无我,佛陀当时宣说无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破斥婆罗门教的“灵魂不灭”、“梵我一如”等等观点,但与此同时,佛教又接受了婆罗门教“业报轮回”的观点,如此一来,矛盾就出现了:既然无我,那么谁在轮回?
如何同时讲清楚业报轮回的道理,又不违背且阐明诸法无我的信条,是一个一直困扰佛教的大问题。
正因为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才推动着原始佛教向前发展出许多意见互有分歧的流派。
佛陀在世的时候,对这类问题时一律不予回答的。佛陀认为这些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戏论”,都是惑人的迷魂阵,就像傀儡戏,象热带森林,像荒芜的沙漠,是束缚人的枷锁,使人困惑、沮丧、忧悔、痛苦;它们不能使人得到寂静、智慧和解脱,对修道及消除烦恼,是毫无用处的。
佛陀灭度之后,僧团缺乏一个绝对的权威,争议不断,这些“戏论”就又被重新拿到台面上讨论。
后来的佛教面对这个问题时,选择了两条解决的途径:一是直接给轮回和修行确立主体,二是重新定义业报轮回。
这两条路径还催生了大乘佛教两座并峙的思想颠峰——中观与唯识。
(一):给轮回安立主体,解释“谁”在轮回
号称印度最古老的宗教耆那教的教义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补特伽罗;
耆那教讲世界是由七谛构成的,七谛的主要内容是“命”、“非命”,在“非命”中就有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意为物质、材料。它本身有一定的形态,是构筑世界万物的基料。由于补特伽罗也是组成人体的基本材料,故亦隐含有“人”的意思。耆那教认为补特伽罗也是一种实体。
照他们理论讲,补特伽罗是质性的,而且是发动生命现象的东西。生命之成为生命,全靠补特伽罗的发动,如人们的思想说话、呼吸等现象之所以产生,即在于有补特伽罗的发动。
这个概念后来被佛教吸收进来,用以解释轮回的主体。佛教中最早提出补特伽罗学说的是犊子部。
犊子部部主的祖先是一个仙人,有一天从禅定中出来欲火中烧,就和经过的一头母牛交合并生下了后代,所以被大家叫“犊子”部。
犊子部认为,众生在轮回之中,必定有个主体在转移,这个主体即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携带着业,从前世转生至后世,形成各种不同的生命型态。
犊子部的补特伽罗有三个特征:
1.是轮回的主体。
犊子部认为人的肉体在人间的存在是有期限的,是有始有终的,而补特伽罗则是永恒的,它既可以附着于肉体,又可以独立存在(中有),还可以从这一肉体转移到另一个肉体。用来当做轮回的主体在合适不过了。
《异部宗轮论》:“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转移。
2.是记忆的主体。
曾见曾闻的事情可以留下记忆。 而能知的心识(意识)刹那刹那的在生灭,后心已不是前心,不可作为记忆的主体, 犊子部认为,这记忆的主体是补特伽罗。
《大毗婆沙论》卷11称:“犊子部说,我许有我,可能忆念本所作事,先自领纳今自忆故。
3.是六识的主体。
认识客观事物靠六识,六识的所依是补特伽罗,六识间断时,补特伽罗仍然存在。
乍一看,这不就是灵魂吗!
我第一次听到“补特伽罗”这四个字的时候,是在大一上印度佛教史的时候。
那个老师粗略的介绍了一下补特伽罗,就给了我们一个结论:补特伽罗是把佛教从前门赶走的婆罗门教的“梵我”、“神我”的思想换了个衣服,又从后门给请了回来,是绝对的异端邪说。
但仔细揣摩,补特伽罗和“神我”还是有差别的——它们和五蕴的关系不同。
神我论者认为存在一个真正的我,它们将其称之为灵魂、或神我。它是常住不变的,单一的,有支配功能的,离开五蕴而独存的,有被称为“离蕴我”;
但补特伽罗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业力的牵引逐渐产生变异,与其说他是由“我”任意支配的主体,不如说他是遵循因果规律的一个客体,故又称即蕴我。
补特伽罗的提出,使当时的佛教界哗然,纷纷指责犊子部是依附于佛教的外道,要开除他们的僧籍。
在强大压力下,犊子部解释说,他们设立的补特伽罗“非即蕴离蕴,依蕴处界,假施设名。
他们将补特伽罗这一概念升华演变,派生出了“胜义补特伽罗”、“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等衍生概念,补充过去的逻辑缺陷,以求能与“诸法无我”的铁律共存下去。
所谓“非即蕴非离蕴”是说:补特伽罗不是有为的五蕴,却也不可与五蕴分离而独存。
犊子部举了火与薪的比喻来解释,不可说薪是火,也不可说离薪有火。
当时印度的其他部派虽然嘴上反对补特伽罗,但暗地里还是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这个概念的影响,安立了符合各自见解的轮回主体。
化地部
主张诸行(蕴)有两种运行方式, 一是“一念蕴”,即刹那灭的;一是“一生蕴”,即一期生死相续,还能来世结生,直到最终解脱才能消散,故名之为“穷生死蕴”。
经量部
经量部提出种子说,认为业力的传递,如同植物一般,有种子、相续、结果三个阶段。众生因为业报,在心识中薰成种子,种子流转到后世,再度发芽,形成下一生。因此补特伽罗即是心识的种子。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提出假名说,认为补特伽罗只是五阴所形成的假名,并没有实质的存在。
分别说部
分别说部主张,补特伽罗由是不断变化的心识(有分心)所形成。“有”即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分”为成分,也就是构成轮回的条件或原因。
虽然部派佛教对于轮回主体的看法众说纷纭,但流传下来的却没有几个;
它们都被一种更系统、更圆融的阿赖耶识所取代了。
阿赖耶识虽然也是轮回的主体,但与补特伽罗不同的是;阿赖耶识只是分析心识功能时的假设,井非一个真常不变的实体,而是某种深层心识作用的相续。
《成唯识论》说此识“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非断非常,便即否定了它非真常自我,又念念相续而贯串轮回全程。
这种意义上的阿赖耶识,较部派佛教建立的穷生死蕴、补特伽罗等,在理论上的确要圆满很多。
了解了阿赖耶识的本质,你会突然发现:“我”是不存在的。
阿赖耶识看似是定义了“我”,但是当你深入学习唯识宗之后会发现:阿赖耶识的概念是说你一切关于“我”的定义都是由于不能如理如量的观察而产生的错觉(非量)。
以阿赖耶识为逻辑起点的赖耶缘起更是精密的论证了轮回的过程,而这个论证过程和阿赖耶识的建立否认我的存在一样,认为轮回也是不存在的。
人们之所以在轮回与无我的关系中陷入疑惑,是由于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轮回不过是无明的错觉而已,“我”也是。
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像一条河的此岸和彼岸——你如果认为有我,就落入了轮回,一旦实证了无我,你又会跳出轮回。
我们之所以轮回,正是由于我们执着于“我”。
佛陀宣说轮回则是害怕我们“错解”无我,成为断灭见。
无我对治常见,轮回对治断见——这是典型的对治义。
在这个视角下,标题里的问题其实是个“有问题的问题”,我都没有,哪有轮回?
作为唯识宗最具“创建”的概念,阿赖耶识不仅圆融统合了各派“主体”之间的分歧,融合了“无我”与“轮回”之间的紧张分裂,还吸取了各派的长处;
如有分心、穷生死蕴的通达生死;补特伽罗的六识与轮回之主体;经量部的种子说等等。
可以说,阿赖耶识是一个集大成者,而且其背后还有精微细密的唯识宗法相系统解释阿赖耶识的工作机制,这也是为部派各宗所不及的。
给轮回安立主体这条路,走到阿赖耶识这里,几乎就是终点了,后来的如来藏、阿摩罗识,都是对阿赖耶识的一种补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