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频频去刷别人的朋友圈还是默默去提高自己的成长率
成长率 聪明的定义 创业
隧道视野 落后税
聪明人长什么样
在阅读《新生》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我认识很多聪明人,小时候的学霸,成年后的那些有公司,有房,有车,有XX的人。看了《新生》后,我发现其实聪明人很少,甚至很稀缺。
李笑来对聪明的定义:
看他的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和必要的概念;
看他的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和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和必要的关联。
我再加上一条,看他是否能够自我成长。聪明虽然从来都不是固定值,但想变成聪明人,还得先更新自己的认知思维,因为你之前的有些概念可能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更新认知比聪明难。就像操作系统想装更好的软件,也得有一个更好的系统才行。你在32位的系统装上64位的软件,不但不会提高效率,还会拖慢系统运行速度。更新系统就比安装软件难。
如果还要加上一条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不光自己成长还要带上小伙伴们一起成长。
做一门什么生意才算创业
先讲聪明人是因为如果对一些底层概念不清晰,就很难理解下面的话题。
李笑来将生意大致分为四个层次
- 满足温饱。
- 能够赚钱,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 能够成长,富余越来越多。
- 能够做到成长率不断提高。
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意很难承受各种不确定的未来,因为现在赚钱不等于未来能赚钱。赚钱只是生存的第一步,不是最终目标,不断成长的生意才能叫做创业,而且有成长率的公司才会带来高回报,这点和价值投资一样。这样看来万众创业应该改成万众生意更为贴切。但事实上无论是生意还是创业,这种选择都没有负面作用,无论成功或失败,有心人总是能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总会在以后的某一天产生作用。这里提到了一个关键知识点-成长率,成长率有点像复利,期初产生的作用不明显,但过了某个临界点后,就会成几何级的变化,前提是保持成长率。就像看书,看一本其实没多大作用,当看到一定数量,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认知在慢慢改变,而且你也慢慢进入《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提到的主题阅读阶段,这就是成长率起的作用。
再回过头来说生意,解决了温饱的人怎么可能再去选择以温饱作为自己的抱负?聪明的人一定会选择更高的目标,因为不努力而掉入那99%就是落后,落后就要缴落后税。最后你总归要去做生意,区别只是何时开始,和谁做。唯一相同的是你怎么选择都得向前走。
落后真的要缴税
落后税我有切身体验,7年前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在公司发展的前几年,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进步远不及周围的朋友、同学,这时候我很焦虑,是走还是留又没有老师可以咨询,最终我还是决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专门花很多时间学了一门很陌生的课程-项目管理,事后证明这项决定很明智,这是一个底层技能,它影响了我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认知迭代升级,把新认知当成项目,每习得一个认知就相当于完成一个项目。从此我开启了自我修正模式,发现自己落后就要花更多时间赶上那遥远的1%,而迎头赶上所需要的时间正是要缴的落后税。
我遇到很多人,认知系统从毕业后就没更新过,很多思维还停留在很多很多年前,连最基本的复利效应、机会成本这些都不能很清楚的认识。这些年我投资的各种产品小有斩获,陆续有人在问我应该投资什么?我很真诚的告诉他们,投自己。对不死心的人,我则告诉他们投基金,保守就选指数基金,能承受风险就选混合基金,还好心的推荐了几款自己买过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了,一段时间后聊天,都说买股票亏了。几年前天府新区未成立的时候,有人问我成都哪里买房合适?我告诉他南边,而且自己也入手了两套,最后他还是选择了东边,说的靠近某著名小学,结果昨天打电话给我抱怨,买学区房的人太多,学校要停招3年,房价比限购前还降了。
我想到《稀缺》里面提到的一个概念-管窥心态,具有这种心态的人,很容易专注,但也很容易陷入这种专注。在投资这件小事上,他们只看到了钱,没有看到其他的价值,不光没看到还损失了更大的价值。投资有一个小技巧叫买前思考买定离手,买房则有两个关注点位置和笋盘,他们是永远不会明白的。这样的人就算你把GAFATA明明白白放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会视而不见,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才有可能开启自我修正模式。开启修正模式是开始迈向成长乃至有成长率的第一步。
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会忽略其它事物,也叫隧道视野。 -《稀缺》
想弄懂还是只有践行
很早前我就写过一篇关于价值观的文字,很丑陋,丑得我都不敢贴出来。大概意思是价值观决定你的选择,分清为别人创造价值还是为自己创造价值,是你衡量一件事是否该做和怎么做的前提。确认价值观后就好办了,后面的需要交给方法论来解决,“成长率”在使用前是一个概念,使用的时候却是决策判断的依据,投资那些有成长乃至有成长率的公司,做一个自己有成长乃至成长率的公司,让自己的学习有成长率......第一件事情比其他的容易许多,但是大多数人看得见也不会去做。有些普世真理本身很简单也很直接,但就是有人看不见。我是方法论的践行者,学会的方法先在自己身上试验,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地方。比如前段时间写到锚定效应用到一件不怎么好的事情上,那件事实际上我早已决定好,只是给所有的当事人暗示了一个“锚”,结果事后的发展比预期还顺利。关于锚定效应可以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高智商有什么用?不在生活中抛锚才是重点》
死亡诗社
成长率让我想起罗宾·麦罗林·威廉姆斯(Robin McLaurim Williams)的《死亡诗社》,他饰演的John Keating是一位用自己方式让学生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前途和目标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在自己充满热情的领域才容易发现成长率,而最难的不是发现成长率,是找到自己的热情在哪。对照《微时间管理术》寻找热情的方式,也许会更快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却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死亡诗社》
扩展阅读
《高智商有什么用?不在生活中抛锚才是重点。》
《微时间管理术》读书笔记
《稀缺》
《新生》
《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