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

封面·前辈老师的书

这段日子没怎么买书。先是在地摊上找到一套《水浒传》的连环画,人美版,说是1984年重印本。我翻看的那一册正好是施大畏画的,以为全部为他一人画成,便问摊主多少钱一套。摊主是位女老板,开口180元,我说,这样吧,100元我要了。她说,也可以,反正是从别人手里收来的,这就成交。回来逐一翻看,原来是集体创作,并不全由施大畏一人画成。我少年开始学画,方增先,施大畏是两位海派画家,他们的人物画一时很有名,风格也有些相似,是我学画模仿的范本之一。所以买这套《水浒传》,完全是慕施大畏之名而去。

后来在网上看到贺有直的《山乡巨变》,不禁心动,购买了一套,上美版。贺有直是著名的连环画绘手,号称线描大师,也是海派画家,《山乡巨变》1963年在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会上获得一等奖。不过这套连环画我看似乎是复印本,线条不太清晰,包括我买的那套《水浒传》,也稍微有些模糊。原来有贺有直的一本《十五贯》,上美1979年版,印刷质量就大不一样。后来在地摊点还看了一些成套的连环画,复印本居多,不是直接从印刷厂出来的,就再也没买。

看到一本《李白诗文系年》,詹锳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重印本,这部书1958年初版,这次重印做了修改,可能修改不多,所以用的还是原版文字,即繁体字。詹锳的这部书是研究李白的一部重要的参考书,我并不研究李白,买来也就是表达一下景仰之情罢了。地摊上淘来,5元一本,原标价0.78元。

在另一家地摊看到《日汉词典》上下两册,像两块砖头,彼时的价格便是11元,1962年商务版,问了老板价格,只要20元,便顺手买了下来。我不懂日文,只好算是收藏。经常光顾这家地摊,买些品相不太好,但画工很好的连环画,老板还厚道,价格不贵。不过今天不行,今天路过这家地摊,看到一本《托尔斯泰评传》,问价,要20元。其实我看中的并不是这部书,而是封面上的签名,它是我认识的一位湖北师范大学的老教师,就是教授俄罗斯文学的,算起来也应该是我的老师辈,而他的女儿又恰是我的学生。老师已经作古,这就想买下来做个纪念。当时嫌贵,这几天得空再去看看,不买太可惜。

前两天把《春秋左传集解》读完,就想着再读《国语》和《战国策》,没想到后一部的下册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找遍整座书橱,不仅找到,还发现另半部要找的书,就是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中,传统文化书系第一辑中的《左传》上册,下册到现在还没找着。这套书我有了《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和《墨子》,《荀子》,于是想将它们配齐。在淘宝上找,只找到第二辑,当然,其中也有我挺喜欢的书,14本,优惠价,66元一套,便赶紧拍了下来。还找到这个系列的近世文化书系的第二辑,37本,标价166元,又赶紧拍了下来。这几天书便可以到货。

再找传统文化书系的第一辑,发现成套的也不少,但价格普遍偏贵,39册,从480元到780元不等,看它什么时候也出优惠价再说。主要是这套书我已经有了好几册,所以不着急。在淘宝和京东找近世文化书系的第一辑,只有零散本,没有成套的,而且零散本价格亦奇贵,也就没有下手。

两个月前高中同学聚会,他们怕我喝多酒了,派了个同学送我回家。到家后,同学指着书橱顶上堆着的书问家里人,这些书也是要看的?家里人笑笑没吱声,后来对我说起这事情。这种事早前也有人说起过,就是我前面写买菜的事情第一篇中结尾提到的那位老教授。当年我负责学校图书馆的采买,也负责阅览室杂志报纸的订阅,订了与文学有关的北大复印资料好几种。老教授是管理教学事务的科长,问,这些书和杂志有人看吗?我说,你怎么这样看待买书订杂志的问题?按照这个说法,编字典只收常用字就足够了,其他的字便不用收进去。这些书都是作为资料来保存的,一旦要用,找得到而已。

我买书也是出于这种想法,而不是买来当时就读完它,或者说,即使没读,看到它们心理也是一种安慰,很舒服的感觉。

附记:

1.老师的《托尔斯泰评传》买了,留着作个纪念。

2.新世纪万有文库传统文化书系第二辑收到,近世文化书系第二辑收到。价廉物美,非常满意。虽然网路上对这套书颇有微词,意思大约讲传统文化书系的校对不够精严,这便是苛求了。它本来价格就低,不可能花费高成本来聘请专家校对。我买到的这套书比原价还要便宜很多,见后面的照片。

3.对家里人说,我平生所佩服的人不多,但是近世文化书系中的好多作者,却是我佩服的大师,包括梁启超,顾颉刚,夏志清这些人。家里人笑笑说,你佩服的只有你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几年漂泊在外,买的书足以把家里的几个箱子装满还有余。后来书实在多到没地方放,就以签名售书的方式进行出售...
    有趣的小王子阅读 3,514评论 0 6
  • 1 母亲生在六十年代,小时候,赶上勤工俭学运动,上课时就跑到村里的建筑工地上去干活。母亲爱学习,考试没考好,她会躲...
    herensi阅读 3,251评论 4 2
  • 之前知乎“看书不挑出版的都是山炮”一文很火,看到各个网站都在转载。可能对于刚刚入圈的朋友该文有一定的科普意义(其实...
    留给孩子的图书馆阅读 9,610评论 1 14
  • 进入年中,从香港书展开始,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北京国际书展等接二连三,我国图书行业迎来一波活动的小高潮。 以...
    潘燕生阅读 5,684评论 3 14
  • 文/鸿运 四川仙境赛天堂 八月九寨遭震殃 山石掀起千层浪 人车无数论伤亡 危楼斜跨半空央 街道泥水欲疯狂 感恩军人...
    HONGYUNDANGTOU阅读 832评论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