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在国内的时候,我偏偏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读英文读物,到了英国我又一心只想读中文书。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最近终于读完了人类学的几本书。今天写下一些不成熟的感悟。
“一个人适应他的文化及学习履行他的地位职分的功能的过程叫做儒化”
------《人类学词典》
身为一个社会人,要想成为这个社会合格的一员,就必须接受特定文化的模塑,而这种模塑是人生下来就开始的,确切的说,人在一开始并没有选择文化的权利,因为他不能选择自己将要出生在哪片土地那个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人,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份,只能被动的接受先于他存在的文化的模塑,接受其所在文化的“统治”甚至是一生。人们在经过特定文化的模塑之后,往往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认知、情感、评价、意志和信仰。而在长期的模塑作用下,这些个人形成的文化特质慢慢稳定下来,形成社会集体人格。
一社会文化模塑
社会文化下的个人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其所在文化中的印记,不同的文化下熏陶举止就有差异。例如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各文化就有差异,中国人鞠躬或拱手,爱斯基摩人则是相互摩擦鼻子。同样是打招呼问候,但由于文化之模塑作用相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方式。我们常听到说的“中国人含蓄、美国人随便、德国人庄重、法国人浪漫、俄国人深沉”等等即是各个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可看做是其整体人格的表现,而人往往还有看不见的惯常行为和内在质量和能力。也就是人格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测和测量。人格的差异则表现出了其所在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在文化与人格的联系之中,价值观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文化模塑的束缚
文化模塑本就是一个中性的行为,然而其结果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是有着利弊之分的,遵循文化模式内的运行机制,我们便成了“体制内”的人,没有不同,不会在社会中显得突兀,有文化安全的保障。
然而当人们开始主动接受和选择文化模式的时候,个人实际上是在尝试走出文化模塑的怪圈。当我们尝试去倾听了解别人的文化,在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基础上,以一种相互尊重、包容的态度,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存在的特定理由,用别人的标准去了解别人而非用自己的标准的时候,当我们发现差别并将自己与之进行对比的时候,我们开始从别人的经验和成就反观自己。反观自己的结果一般是,作为能够理性考量自己所处文化的地位时,选择继续保持自己的文化与否。当从别人的经验反观自己,这是最好的了解自己的方法。当我们考量完成,决定继续或者抛弃自己的文化。
很多人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奉为人生的信条,一个有周游世界经验的人与一般人的不同在哪里?曾看到过一篇题目为《见多识广让你变得更宽阔还是更狭隘?》的文章,文章题目直截了当地抛出了思考的方向,文章中作者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引起读者重新思考所谓“见多识广”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冲突会让人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位置,反过来加强原有的文化属性。”作者举例一个吃牛肉面的简单例子。“比如你在遇到一群不喜欢吃牛肉面的人之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爱吃牛肉面,但在你遇到之后,你意识到了你对牛肉面的爱坚韧不拔,甚至吃的比以前多。”我认为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例子,正好印证了在人类学第一节课上老师教授的“与异族对比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
三 挣脱模塑
于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曾有幸有机会以交换生的身份到台湾东海大学学习,更有幸的是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选择申请选择一直感兴趣但没有机会在原来学校学习的心理学。在原本的学校,我会努力将自己的本专业学到最好。而到了台湾,我尝试抛弃固着的思维,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也许我以后还是没有机会从事与心理学先关的工作,但是那时候执着地选择一个与原专业毫无相关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真的喜欢。也许这是对文化,对生活方式的拒绝和反抗,但是我发现这样的冲突与背叛其实在人之为人的准则上体现的更加充分。
现在到了英国,我也有机会选择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热衷的商科热门专业,回国之后为自己找工作增加筹码。然而我在最后的学生时代,选择了想要探索的领域。我想如果20年前的人生是环境所迫,20年后的人生应该自己负责,何况现在已经不是20出头的年纪。选择了这样一个不接地气的专业,但这却是我对自己探索人生的第一次尝试。我不知道当我面对就业的那一天,拿着没有专业对口工作的一纸文凭,是否会后悔当初,但我相信坚持本心的人不会被抛弃。
不谦虚地说,对我自己而言,这样的改变和选择是弥足珍贵也十分冒险的的。作为身在每年都会创下新高的毕业生人数的中国大陆,我们从一进大学的那天起就急忙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所有的一切都为了职业和生存,功利地选择专业和学习,虽然这样的压力有其现实的原因和理由,但是更多的则是潜在的已经形成的文化模式的控制,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走别人走的路,为什么我们不敢不同?有一个词叫做文化惯性,文化惯性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运作,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引起混乱,对社会的变革又有一定的阻挠作用,然而对个人而言也一样。
中国民间故事总是能道出千古不灭的讽刺寓意。《放羊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小孩子,记者问他“你在干什么?”小孩儿说“我在放羊。”记者又问“你放羊干什么?”小孩儿说“挣钱。”记者又问“挣钱干什么?”小孩儿说:“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有的贫困山区的人们,宁愿在山里住在他们祖祖辈辈住惯了的茅棚,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也不愿意在平地住政府为了扶持他们而建造的楼房、砖瓦房,相对现代的生活。
这也许就是文化惯性最好的例子,也是人类无法破除这个惯性而生活的例子。在文化惯性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选择了在基本模式的庇护下生活,成了“体制内”的寄生虫。(针对负面文化惯性而言)而只有少数人能够将人之准则放在生活的首位,尊重人之为人的选择。我也是来自山区的孩子,按照我们的“惯性”,山里的孩子哪有谁呢么资格谈梦想,我理所当然应该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选择师范学校,然后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出人头地。然而,从第一步起,我就走了一条冒险的路。从走出山区,到去台湾学习,从台湾又走到英国,每一步大胆的尝试,都是20岁前不曾想过的。不是幸运,只是敢于打破文化模塑的魔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