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是一个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今天你读了吗?
《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们学习第一课,就是这句话,还记得讲的什么吗?
今天一起来学习,这里的“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不是一般的朋友,朋友易得,知己难求。
朋友可以遍天下,知己则往往远在天涯。
所以伯牙鼓琴几十年,其内心的寂寞可知; 既遇子期,其内心的欢愉可知; 子期去世,伯牙的痛苦更甚于当初。
有朋自远方来,说明近处求之不得,说明这个事极其难得,所以才会“不亦乐乎”。
反思,为什么知己总不在近处而在远方?大约空间上越亲近,对彼此的了解愈深,对方的优缺点纤毫毕现,就愈发难以彻底坦诚。而来自远方的知己,相互并不了解太深,反而可以敞开心扉,这倒是连孔圣人也不能免俗了。
期待明天,和大家继续分享实用的经典哲学。
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本文,可以转发分享哦,想要获得更多精彩内容,就@Mr 飞天一笑还有更多期待您的指正和点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