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受到网友们的疯狂转载,而韩寒发文驳斥“意愿不可强加”更是将这一事件推向高潮。对于该事件,有赞同者感叹“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有反对者高歌“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世之才必有一世之用”。
不知为何,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总会在大众的声音之下被掩盖,忽略个体的表达诉求。
在这个时代,面对违背社会公德,扭曲普世价值观的现象,我们需要发出自己声音:请不要用你的思维定义我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按上述文章作者的价值定义,幸福就是拥有腰缠万贯,香车宝马。虽然我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伙子,也深知“没钱万万不能"的道理,绝非不食人间烟火之徒,但是我还是认为钱不能完全代表幸福。那么我眼中的幸福呢?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幸福只是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感受,用心去追求自己爱的人和事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无关他人,只与你自己有关。
罗素曾说,幸福的本质是参次不齐。即人们通过比较才会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如看到叙利亚炮火连天,战火纷飞,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我对此观点不敢苟同,难道没有看到叙利亚人们过得比我们更惨,我们就不会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了吗?或许,人们的感官真的如叔本华在《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中提到的,我们对痛苦的敏感几乎是无限的,但是对享乐的感觉却是相当有限。
海棠花有她的美,牡丹花也有她的美,为什么要比较她们的差距呢?韩寒驳文中指出,一个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的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我深以为然,幸福无须比较,他存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感受。
不可否认,在中国流传了两三千的”面子文化“,无论当今时代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在当代国人的思想里彻底抹去。可是,我们真的不必按传统而守旧的标准去衡量我们的幸福,我们的一生是活给我们自己看的,为什要在别人的眼光下活着呢?
落笔至此,想起了我高考的时候,耳边充斥着一股声音:”你们要把握好高考啊,努力考上了好的大学,你们以后的生活才会过更幸福“。我并不是否认高考在当今时代对学生的意义,而是认为获取幸福的途径不只一条,不是每个人都要按某些人的想法活着,不必按别人的思维定义自己的人生是否过得幸福。
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什么人能代表我们的真实想法,我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