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尝试了一项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完成之后比我自己的预期还要好,所以想分享一下整个过程的感受。 我是一个程序员,我们这行跟其他行业一样,成熟了之后自然而然就出现了分工,目前大方向有算法、数据、运维、前端、后端、数据库等等,而我是一位后端开发。 从业五年多了,这期间也偶尔接触过一些web前端(也就是你们看到在网页上看到形形色色的界面),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去了解过,偶尔用到的时候只会百度直接找答案,所以导致了对这方面一直都只不过是略懂一二,甚至连入门都不算。但因为最近工作上的原因,所以再次重新接触了。 不得不说的是,人是一种非常懒惰的动物。人们说的舒适圈,大概就是因为习惯于某件事,而不愿意做出改变,即便那是对我们自身有益的东西,例如运动、学习等。 当我重新看着那些陌生的知识的时候,头脑里面很容易产生一种抗拒的想法,因为相比于一些熟悉的东西来说,生疏的东西需要耗费我们更多的时间,只要我们一对比就能发现自己的时间会因此而被低效的浪费掉。 更糟糕的是,在一项没有把握的任务中,我们极其容易受到挫败感,而这是前进的一大阻力。成年人跟婴儿在这方面是一样的,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挫折。 当我受到了几次的挫败之后,几次想要放弃,不过幸运的是,后来我坚持下来了。 坚持下来之后,我发现它比我想象中的要简单。虽然以前在不少前端同事口中听说过「这项技能其实很简单」,但是它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就像我常常跟一些朋友说,大部分国内的程序员的大部分工作也非常简单,我们称之为「增删改查」,有时候也像流水线的工人一样。但这项技能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它的难度也非常的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堆看似毫无意义的字母。在能上手之前,它的确需要花费人们不少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 这次能比过去几年中其他尝试更为有意义的点在于我有系统性地去了解它的基本知识。正如前文所说,过去每次的尝试我几乎都只是百度一下,大概懂其中的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识点。在这种毫无脉络的情况下,自己去完成一项工作,其实是非常容易出现问题,而且无法知道其原因。而这次,经过前期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和重新学习那些缺漏的知识点之后,系统性的知识框架终于搭建了起来,从而工作变得比想象中轻松,而且效果更好。 而使我坚持下来最主要是「专注」。在较长的时间里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效率比来回切换不同任务的效率要高很多,尤其是当这些事情的关联性非常低的情况之下。例如开车的时候,打电话不仅仅会影响开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严重影响了驾驶者的安全。 这样的事情就算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也存在。计算机中的CPU支持多任务同时进行,但是并不是任务越多越好,理想情况下是跟它的核心数一致最为高效(现在的个人电脑通常是4-8核)。当在成千上万个任务在运行的时候,计算机需要来回切换任务,在这切换的过程中,计算机也损耗了一定的资源,所以效率也会相应的降低。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是存在着少数人能够一心多用,而且能保持高效率,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在较长的时间里专心做一件事情,远比分心的要好,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分工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当需要完成一件事情,尤其是需要思考的时候,人们是希望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听歌的人,平时在家里没事就打开音乐一直播,但是当我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例如看书或者写文章,我依然会关掉音乐,因为它会分散我的注意力。 之前在一些书上看到过一个词「心流」,大概是指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状态,思绪集中,而且更容易感到充实感。
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曾经有过这种状态,但我知道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效率的确高很多,同时也抗拒被打断。 曾经我会喜欢同时看几本书,而且是并不相关,后来慢慢地变成了只看一两本,甚至一本,而且变得喜欢在一段时间内看相关度较高的书或者资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吸收的效果更佳。 如果大家下次有一些比较难的任务,不妨尝试一下「专心」,也许有奇效。 今天有点晚了,就写到这里。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