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9月份贾樟柯导演的《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纪录片刚在内地上映的时候,就被这个电影名吸引到了,后来才慢慢去看的这个纪录片。
电影以章回体的方式展开叙事,共有十八个章节。章节的小标题直接采用受访者谈到的话题作为标题,甚至可以使用受访者的姓名作为标题。在这十八个章节之间,偶尔会插入素人朗读诗歌的桥段。这三种表达方式相互补充,使整部纪录片具有清晰的主题和故事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片尾,余华站在蔚蓝的大海边说,“在我小的时候看着这里的大海是黄颜色的,但课本上说大海是蓝颜色的。小时候经常在这里面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我内心深处突然有种强烈复杂的感情要涌出来,就像是一个执念许久搁置,突然被回应了一下,惊喜又不知所措。从小对海的喜欢不仅仅只是海本身,而是神秘迷人又危险难测,看似无边无际却又好像总在困住我们什么,所以少年之时一直渴望出门远行,一直想要去看海,我大概也只是看看,旱鸭子下不了水。余华说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应该就是一直向着自己心里的执念游过去吧。
豆瓣影评有句话说,“唯有余华,轻盈地游动”。我觉得整个纪录片应该只有余华是真的打动我,没有虚伪的说教,没有打官腔,更多的只是安静的讲述和回忆,有个片段他在海边说话的时候,天蒙蒙亮,淡蓝色的天空和暗蓝的海交错在一起,海风断断续续吹着,他一脸兴奋,两眼泛光,抑制不住的情感好像是和不断在拍打岸边的海浪融在一起,又退去又融在一起。
其实到现在我都分不太清哪里的海比较蓝,也不知道去哪里看海是最好的,有人说黄色的大海意味着和河流很近,那是讨生活的大海,是辛苦的,忙碌的。蓝色的大海是旅行的海,是远离城市的,是梦里的春暖花开。
其实我对大海的执念,应该就是我一直一直在期待,我奋力游去的对面,总有理想的船,一直在漂泊,但是一直存在着,正如海的无边无际,理想也应该无边无际。
公众号名称是北海老渔夫,是二零二一年年三月份更名的,那时候就在幻想,如果我出生在海边,大抵继承祖业,应该会是个渔民吧,出生和死亡,都在海里,一生的故事,应该是有咸咸的海风和海腥味伴随,应该是见证过无数次暗蓝和淡蓝交错的瞬间,应该是小时候会坐在岸边一遍又一遍看着落日的孩子…… 所以我改名字改了北海老渔夫,有几个关注公众号的朋友不明所以,告诉我这名字有点土里土气的,我说才不土,那可是海的孩子!
如果这一生我不用为了上班发愁,不用和大多数时刻是窒息的生活对线,我最想做个渔夫,哪怕出海危险,哪怕我始终不会游泳可能会死在半道,哪怕我捕鱼技术不佳会常常陷入生计困难的问题,哪怕周围的同行都在畏惧危险或是为了生计发愁而陆续逃离大海,我想我可能不会,因为我好像上辈子就生在海里,此生禁锢太多,悔意和遗憾一直都在伴随,所以渴望,所以一步三回头,所以念念不忘。
纪录片里余华还说,“你不知道故事是怎么开始的,也不知道故事是怎么结束的,不知道故事是怎么开始的也可以忍受,就是不知道故事是怎么结束的极其难受。”
去年八月最后一天我写《无法告别》的时候,我记得我说:
告别是我永远永远也不想去经历的事情,但却是我一定一定必须要去面对的。告别固然痛苦,但是无法告别更为痛苦,因为掺杂了人为因素,而非命运使然。所以我始终都希望我经历的每一次告别,都能如同相识的时候一样真诚。
北栖呀,公众号:北海老渔夫
无法告别
告别是新的开始,但我想并不意味着彻底分离,正如黄颜色的海水也会变蓝,告别或许也会变得更好。有个隐喻说,海水变蓝代表的是一个新的世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代表每个人的努力和奋进,努力摆脱眼前的浑浊,奋力游到美好的状态。我想这就是去追寻海水变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