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小A,工作压力大,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有时要加班到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家。回家之后就往沙发上一躺,抱着薯片就开始追剧。周末也不喜欢出门,不加班的话,就会在家睡懒觉、吃外卖、追剧、刷微博、刷淘宝…
小A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增长的除了自己的腰围和体重,也就只有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了。想买房却没有钱,想加薪却没有能力,想跳槽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技能。
02
同公司同部门的小B,面对同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小B却能将自己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加班的次数少之又少。下了班之后小B就会去健身房锻炼,就算加班到很晚,回家了也会做一组拉伸好好放松一下自己。
周末约上两三个好友出门踏青、骑行、摄影,天气不好的时候买点菜,自己在家变着花样做饭吃。平时没事喜欢读读书,写写东西。
这样的小B,看似比小A少了很多工作时间,但是小B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很大的认可,老板表扬、升职加薪、比赛获奖接踵而来。
03
小A看似工作时间长,实际上多在做无用功,死宅的生活习惯导致了他思维的禁锢,做工作只会按部就班,不懂得退陈出新。
小B却不一样,他拿到工作之后会先思考怎样做才能做到最快最好,脑子里的灵感也时不时的蹦出来,帮助他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04
他们俩出现差别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001 生活环境的差别。
小A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就算周末也只是待在家里。而小B的生活就丰富许多。有的人可能不相信,生活习惯可以造成这么大的差别。
研究表明:在丰富环境中的生活经历有助于提高学习力。这是因为对于信息的处理,大脑要经过感觉、路径选择和认知三个阶段。具备多重感官体验的丰富环境,能够帮助大脑更快地将外部信息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语言。
002 运动与否的差别
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进化,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便利。
吃饭不再需要自己做,点个外卖就行;买东西不再需要出门去商场,打开淘宝就能送货上门;甚至洗碗、扫地这些杂货,机器都能代劳。
这就为我们的懒散,埋下伏笔。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闺蜜,天天坚持跑步,风雨无阻,就连晚上要期末考试,都阻止不了她下午到操场跑几圈。我当时就很不理解:跑步多占用时间,有这时间应该拿来看书才对。
后来发现,她的成绩并没有因为考试前去跑步而落下,反而比不少长时间坐着看书复习的同学高了不少。
有研究表明:在衡量长期记忆、推理能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中,运动爱好者比久坐者的成绩好的多。运动不仅可以为大脑提供养料,还可以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这些因子直接促进了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的生长。
综上,如果想要大脑可以“飞”起来,那就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多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吧。同时也不要忘记减少自己坐在位置上的时间噢。多运动,多走出去看一看,多接触一些不同的新鲜事物,就能够放飞大脑,发挥出大脑更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