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很多的作者大概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刚开始时奋力坚持,保持日更,可是阅读量和粉丝数量依然没有提高。
开始拜读很多签约作者的作品,为什么有的人写了很少的文章,却是点赞数那么多;为什么感觉上自己写的文章和别人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什么别人的投稿总是成功。
其实大部分简友的问题,也是我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一周时间的学习与分析,把大咖们分为如下类别:
1.长期耕耘在简书平台
这里指的是保持定期更新两年以上的简友,且定期更文,他们输出的文字基本都在30万+,甚至有的已经达到60万了。这一批人大部分已经有了自己的微课、并且在简书平台出书,算是获得了成功的一类。
这类简友靠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才华,更多的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才换来了这些成绩。
如“田宝谈写作”,他大学时期就开始在简书更文,他的方法便是选择一种你觉得自己可以持续坚持下去的专题或者题材,精读50本专业的书籍,便可以认真写作了,也是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开始了这个行业。
觉得这个非常受用,如果把一个专业领域或者一种类型的书读完,那么这些理论方法应该都在心中了,方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现在的田宝已经是简书的签约作者、简书大学堂讲师、田宝谈写作的微课,这么多的标签,收入当然不菲。
这类作家还有:
彭小六,更文472篇,字数80万,粉丝17万;
晓多,更文209篇,字数57万,粉丝5万;
总结来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所有的付出和你的收获是成正比的,这点我坚决相信。简单来说可以用“十万小时定律”来总结他们的成功。
2.通过不断的更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类作家普遍的文采非常一般,从内容来说,也不是那种干货类的鸡汤文、迅速调动读者心情的人,他们的文章大部分都是简单的日常的小事,职场上的、情感上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要是这样不断的更新文章,写这么多字数,我也可以成功,可是你做到了吗?所以不要随随便便去抨击一个人成功的方法,只要成功了,那么就是有方法可寻的。
想了一种比较形象的来比喻这类人:就像学生时代做一道数学题,有些人做了1遍会了,有些人做了10遍会了,可是只要考试的时候我们这道题拿到了分数,那么过程又何必纠结呢?
简友大咖“杨小米”,大部分人都说杨小米的文采非常一般,甚至算不上有文采的人,可是她的勤奋是普通人达不到的,她更新文章435篇,字数100万,粉丝2万,这种数据在很多大咖里算是低的了,可是她现在也要开始出版书籍了。
精读她的文章,真可谓是“朴实无华”,没有修饰,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基本上都是小故事,小道理,也没有我们看的写作书里那么多的故事技巧,全部都是发自肺腑之言,大概也就是她的这种真诚,让大家一直支持她。
当我们阅读到这么细腻朴实的文字的时候,她已经是独特的标签了“杨小米”专属。
总结来说:勤奋更文肯定会有收获,因为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写的越多,就会思考的越多,于是也就有了大的收获。简单来说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3.通过某篇文章获得10万+的浏览量成名
自媒体时代,衡量一篇文章的价值最直观的是阅读量,而10万以上的阅读量被称为“网络爆文”,别小看这篇文章,足可以让你自媒体界有一席之地。
最典型的作家便是“我是小鹿快跑”,去年7月份凭借《知识付费这两年,我花5000元买的4个教训》这篇文章,可谓是在自媒体众多的作者中脱颖而出,掀起了一阵浪潮。
仔细阅读她之前的文章,非常普通,和大部分简友一样,默默无闻、无人问津,虽然她的职业是美食编辑,可是这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优势。她的本职就是学新闻专业的,算是比普通人多一些写作经验,只是她是一个自我要求极高的人,综合的因素造就了她的成功。
我是小鹿快跑更文35篇,字数8万,粉丝近七千,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基本都是四位数,算来这是极高的转化数据了。
总结:有些作者他们不常常更文,但是只要更新便是精品的文章,用心学习,思考,修改到极致才展现出来,简单的说就是“量少而精”。
4.根据自己的节奏保持前进
《因果律》里写道:所有事物之间最重要、最直接(可以间接)的关系。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之意。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即种不同的因),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果)。
无论你是上述的哪一种,都别气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所以,加油把!
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告诉自己我可以,只要继续坚持,就一定有所收获。
愿各位爱好写作的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