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说过,繁华背后尽是孤独。
走过一道沙梁还是沙,沙漠成山成堆,成原如海。从关中平原走来的张骞一时间还缓不过来:这道儿何时是个头啊。
偌大的沙漠静静躺着,像沉睡的巨人。丝路驼铃摇醒了一片气旋,却好似大海中的一圈涟漪,迅速归静。
联合大月氏对付匈奴。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使命。可大月氏中间就是匈奴骑兵到处作威作福的势力范围。张骞特意绕道,最后还是被匈奴俘虏。
如果能让张骞投降,这不仅是匈奴的一次胜利,还能为匈奴延揽人才。张骞被扣十年,人家还好心为他选了一个匈奴女人为妻。不得不说,匈奴人并非刚猛鲁莽之族,能雄居北方多年是有原因的。
十年青春在匈奴度过,十年后他终于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经不再往日辉煌。逗留一年后,张骞踏上回归之路。
然而过匈奴地界又被扣了一年多,直到匈奴内乱,张骞才回到长安。此时,离开祖国已经十三年了。出发时浩浩荡荡百人队伍,回来时只有张骞、堂邑父和匈奴老婆。看来张骞收获的不仅仅是艰难和孤独,还有不离不弃的爱情。也难怪,这样的英雄般的人物谁不爱呢?
回到长安,张骞忐忑不安,本想自己任务没完成等着挨批。结果汉武帝一听,西域以西还有国家,再往西还有,张骞对此了然于胸。听着张骞的叙述,皇帝瞪大了眼睛,尽管他贵为皇帝,但很多事都第一次听说。他简直太满意了,封他为太中大夫,后来又封他为博望侯。
张骞带回来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全面的了解,还带回了很多物产……我们吃葡萄时,就该默默念叨着感谢张骞了。
张骞的十三年,把西域摸了个遍。他随卫青出征,匈奴地界戈壁沙漠无人区,哪里有水,哪里有草,哪里有人烟张骞通通知道,成为大军打击匈奴的活地图。
公园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丝路驼铃不再孤独,300人队伍,牛羊万头,金帛货物“数千巨万”。这次不仅经过西域,还到了安息(波斯),受到了安息两万人的盛大欢迎。从此,张骞“凿空西域”,汉朝与西域乃至阿拉伯国家的丝绸之路正式打通。
世界上的事情往昔就有多孤独,现在有多热闹。丝路驼铃变为中欧班列的汽笛,几百个国家加入一带一路。每天,张骞的丝路驼铃都在述说着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