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生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积极参加班上的各项活动。学习自觉性强,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成绩良好。能认真锻炼身体。不足之处是,上课发言不够积极。希望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在德智体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这不正是我给同学们写的期末评语吗。家长有没有看,我不清楚。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学生是看了的。那是一个男孩,结果我用了一个她,还写成了女孩。这个男孩还拿着他的学籍手册过来,说我写错了。我赶忙道歉,并订正过来。那一刻,脸上真的很烧。我辜负了这些孩子们。学期即将结束,除了复习备考,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写期末评语,我敷衍了事。
看了郭文红老师写的评语,我深感自己的不足。“亲爱的孩子,提起笔来,我眼前就能浮现出你在家里一个人忙碌拍摄自己仰卧起坐的小小身影,那么自觉,那么认真,那么爱动脑筋,真是聪明又可爱的好孩子!……”评语中浸透着真正地平等观念,用描写形象和展示细节来表现孩子的独特性甚至唯一性。可见,日常生活中,郭老师也经常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交流,没有细致地了解,如何能写出这么真诚、独特的评语呢?视角非常独特,也非常生活化,所以语言也特别有亲和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要从容耐心地陪伴,心灵交融地聊天,细致入微地记录,不辞辛劳地家访,童趣盎然地嬉戏,努力去做有温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