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互联网是一个“终于建成了的新世界”,那么GAFATA就是这个新世界里的“房地产巨头公司”。
它们提供互联网上商业运转所需的一切基础设施与服务,包括数据、云、计算、支付、交易、社交等,所以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已经占据了“垄断性优势”。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们的赚钱能力就是最强的,而且说不定会越来越强。
这是李笑来2017年第一次在专栏提到GAFATA的概念,GAFATA指的是目前上市的六家互联网巨头:
G-Google(谷歌)、A-Apple(苹果)、F-Facebook(脸书)、A-Amazon(亚马逊)、T-Tencent(腾讯)、A-Alibaba(阿里巴巴)。
这六只股票,将它们称为“稳赚不赔股”也不为过,真的有这么神乎?以下是此六只股票从2014年8月1日到2018年8月1日近五个顺延年的增长率。
从平均增长率来看,亚马逊以48.6%一骑绝尘,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亚马逊CEO杰夫·贝佐夫为何能够力压比尔·盖茨富冠全球了。
1、谷歌
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基于互联网搜索以及云计算服务,可以看作是全球第一广告公司。
谷歌更凭借安卓几乎垄断除苹果iOS外的移动系统,近年来人工智能方面更是走在众多友商前头,2016年以来股价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2、苹果
八年前许多人预言后乔布斯时代即将走向衰败,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单单智能手机这块,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的市场份额就占到15%,近五年平均增长率32.3%,最近一年的增长率还比均值高1.7个百分点。
3、脸书
由于不可描述的原因,中国内地的小伙伴注定要不了脸书,早期倒是可以利用山寨抄袭品--校内网(也就是死去多时的人人网)体验一把。
今年年初的数据泄露事件使得脸书的增长率急剧放缓,随着特朗普通俄调查进一步发酵,期待脸书下半年的发力。
4、亚马逊
作为全球最大电商、全球最大书店,并且还提供广告与云计算服务,别看国内的中国亚马逊不温不火,看似无法和京东、天猫一争高下。
但在中国以外的区域,亚马逊在电商领域基本处于垄断状态,业务的不断扩张也反映在市值的暴涨上,这一点从今年94.3%的增长率可见一斑。
5、腾讯
抄袭界的大师,每一次出手都是教科书般的动作,能不断抄袭并且不断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也就腾讯能做得到了。
中国的4g用户约9.6亿,其中微信活跃数就达到了9.36亿,试想一下如果突然没有微信,我们的生活会乱成怎样?近期腾讯的股票遭遇滑铁卢,一度跌至320港元,但,这不正是入场的最佳时刻嘛。
6、阿里巴巴
今年阿里巴巴的增长率几乎全部蒸发,看似已经跌出“稳赚不赔股”行列,但回头看看8月23日阿里巴巴发布的财报:营收809亿元,同比增长61%,月活跃用户比上年增加2400万。
相信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即将引流更多资本入场,此时搭车再合适不过。
通过对六家科技巨头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做出利好的入场决策,并长期持有,如此基本有可能做到稳赚不赔。
小散们在这里还要面临两个心理障碍:
一、是否可以坚持长期持有
正如在《巴菲特四大投资秘诀,你知道哪一个?》里提到的: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就别考虑持有十分钟。
许多人怀着投机情绪进入股市,永远梦想今日买下的股票明天马上盈利,而事实往往不如人愿,一而再的迎头痛击,打乱了心态、打散了理性。
如果真的想在投资上有所建树,不防至少试一次长期持有某只股票,或者每月固定买入相同数量,而不去考虑当时的股价,坚持一年以上的人往往笑到最后。
二、是否有勇气入手高价股
回头去查查GAFATA的股价,最便宜腾讯也要300多港元,更别提单价折合人民币1万3的亚马逊了,这是一道挡住大部分小散的鸿沟。
许多人一看价格这么高,马上对自己说“太贵了买不起”,转身买了一些便宜的垃圾股,每天看着手里的本就少的可怜的资产一点点蒸发掉,最后再怨天尤人高呼“股市伤人”。
换个角度看,高股价不正是该公司高盈利快速发展的写照嘛,放弃这样的优质股,只是把机会拱手让人。
再说,股价真的高到不可触及吗?不。
先看港股的腾讯,一股350港元,这个人民币300块左右,买一手100股也就3万块。
其余五只美股的就更好入手了,美股一次可以最少买1股,你看,拥有一只亚马逊股票也只要花费1万3人民币啊。
别忘了最重要的一点:投资是否成功不取决于收益,而是收益率。
假设亚马逊接下去一年继续保持90%以上的增长率,就算只入手1股,持有一年也能收益1万1以上。
巴菲特从去年开始不断抛售IBM股票,转而大量购入苹果股票,并公开表示接下去还将继续增持,退一万步讲,跟着股神走还怕吃亏么?
最后,还有许多人明明知道购入GAFATA的好处,却觉得买美股港股太麻烦,不断用怕麻烦的心态麻痹自己,眼睁睁坐失良机,财富总是给执行力强的人准备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