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26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为什么我们总是听完很多大道理后,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其实,我们听了很多讯息,那些讯息如果没有变成行动的知识,就如同网路上的讯息一样,拥有很多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只有当这些讯息变成行动的依据或判断时,才能被称得「知识」。
然而,有些人拥有很多知识、见识与想法,却还是会被一些后来者给居上或者是超越,其中很重要的差异在于,认知上的深度。
表面上拥有很多知识,但那些只是我们行动的依据,是帮助我们判断的指标,但是,当大家都拥有相同的知识量时,人与人的差异就体现在对于这些知识背后的更生一层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认知深度,当我们看到一件事情时,不仅是看见表面现象,更能看到背后没有被察觉或发现,更有可能在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01认知深度
首先,我们埤西里解什么才算是深度认知。如果有人说石油的价格愈涨愈高这是为什么?这时有两种回答,第一,就是被石油集团所共同调涨;第二,因为全球石油的产量逐渐下滑,加上使用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替代性能源的价格是石油价格的十倍,导致使用石油的市场性无法被充分利用,所以石油势必会不断调涨,以最优化石油的市场分配。
又或者,有人问当团队发生冲突时,要怎么解决?第一个回答是,让领导者来制止;第二个回答是,首先要有人站出来厘清双方的冲突点是什么,除了听彼此的意见外,还要从第三方的视角来审视,究竟有没有某一方夸大事实,确认完彼此的冲突点后,针对双方最关注的利益做交流、沟通与理解彼此不退让的理由,最终由双方达成共识的承诺。
从上述的两个问题以及回答可以观察到,第一种回答都是偏向单一解决特定问题,然而,有深度的答案,则是能够具体分析出事实以及找出规律与验证事实的假设。
换句话说,深度认知是能够跳脱问题本身,并且在寻求理由来判断是否可性。
02认知升级
虽然理解认知深度,但是,要怎么具体的把这样的概念加以内化,成为我们的能力。
接着,我们就要从提升能力的层面来看,提升能力时,我们通常有两种面向,一种是针对技术上的层面;另一种则是认知上的层面。
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到许多工具能够应对于工作过程与问题解决的方法,但那都只是在技术层面的提升。这种状况下,每当碰到一个新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去学习新知识。
但另一种认知层面的学习,就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底层原理是什么,找到它最关键的核心要点。
换句话说,我们绝大多数学习后,之所以无法提升能力,就是因为我们只理解追求技术本身。最终只会让我们愈学愈多,看似很努力但却都是在原地打转。
同样的掌握那关键的概念,并且让这些概念之间彼此串联,连结成一种新的认知体系,这才能算得上是融会贯通。
03认知的价值
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就曾提到:「第一性原理」是他做事的根本原则,也就是做每一件事情时,找出那最关键核心的事情是什么。例如大家都说坐电动车很贵,他最思考一辆电动车拆开后,那些部分是占用最大的成本,当找到那个最高成本的部分后,开始思考如何把这些转化成原材料,然后自己组件一个。
这种思维方式,找到那关键的20%却影响着整体80%的价值。
其实,所谓的认知价值,并不局限于我们所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有时可能是来自于其他领域的结合,或者说是快跨界才能让我们看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例如米开朗基罗原本是一位雕术家,却能完成一幅教堂顶上的绘画,名为「创世纪」,如果是一般的绘画家,很难接受这样的工程难度,摇一直抬头在天花板上绘制非常长的时间,但也因为这样,米开朗基罗创造出了一幅人类文明上非常标志性的壁画。
当我们用一种视角来检视那些是最有价值的认知时,反而会扼杀掉其他认知价值的可能性。
换言之,认知的深层都有它的意义与价值存在,当我们能够拥有各种不同的认知价值时,不短的探究这些认知更深层的原理并且连结,编织成为认知网络时,就会发现到,所谓的有独特的见解眼光,就是能够把所有的大道理,从更最底层来去探究其背后的意涵,并且连结到已有的认知框架中,并不断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