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突然发现,原来我对这世间的一切好奇,源于语文。苏州园林也好,桂林山水也罢;江南美景也好,七彩云南也罢;就连去西安洛阳开封等地也都和语文课本分不开。这次访三大名楼,亦如此:因着范仲淹和杜甫,我来了岳阳楼;因着崔颢,我去了黄鹤楼;又因着王勃,我攀了滕王阁。我眼见着曾经遥不可及的课本插图一点点地呈现在我眼前,丰盈我的视界与世界……
【part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初到岳阳时,对这个城市并无好感。
许是因为冷空气侵袭,许是因为行李太重,又或许是因为形单影只而公交车司机太过粗鲁等客观因素的干扰,总之我不喜欢。
可那又如何呢?
我是为了岳阳楼来的,又不是为了岳阳而来。
寒风中雪花飘洒,即便是戴着厚厚的手套也无法阻挡些许寒意,拖鞋行李箱走了好长一段路才走到售票口。
80块一张的门票,学生证半价。前几天看到一个句子,“之所以有学生证这种东西是为了让我们这些青年才俊更好的拥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我们回归到历史上去看,圣人孔子就曾周游列国,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游历全国,李杜也曾在游历中留下不少名篇佳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也一直就觉得游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游中学,在学中游,将理论化为实践,印象至深远超过凭空想像。
岳阳楼景区主要景点除岳阳楼外有仙梅亭、三醉亭、怀甫亭、小乔墓、吕仙祠等景点,走进景区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各朝代岳阳楼复建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可以想象出各朝代的岳阳楼;路的左手边是洞庭湖,右手边是放有范仲淹、腾子京事迹以及岳阳楼几代修建历史图片的展馆,唐代歌颂岳阳楼的诗人除李杜外,还有孟浩然、张说、白居易、韩愈等人,但真正使岳阳楼名扬千古的却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更是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志士。
走过仙梅亭不远,便是岳阳楼,三醉亭也在这附近。登上岳阳楼,临湖远望,正对着的小岛便是君山岛,又名爱情岛,据说是二妃墓所在地,二妃即指娥皇女英。
岳阳门下不远处,是怀甫亭,为纪念杜甫而建,立足怀甫亭中,我想到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丽,又因着眼前的风雪,心中有了“南望洞庭潇湘尽,雪满君山二妃墓”的感慨。
诗歌的格律、对仗与押韵,只能占上押韵与对仗两种,对于格律,始终运用的不是很好,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就不是个诗人呀,我只能保证,笔下之物皆眼见之景。
再往里走,便是小乔墓,内有小乔塑像及墓穴。讲解员说,“小乔身高158,是个高个子美女呢!”我打趣说,看来我真该生活在古代呢,不仅占据了唐人的丰韵,还继承了三国的身高。
小乔墓的左边便是吕仙洞,本想进去瞧瞧,但看到门口贴着【肃静】的字样,行李箱声音极大的我实在不好意思打扰了仙人们的清修。右边即是百家姓庙,这次来岳阳最大的收获就是得知了自己姓氏源于郑穆公——公子兰,看到祖先是这样的人心中不免又多了些自豪感。
从百家姓庙出来,岳阳楼景区算是游览完毕,可我对先人的敬仰,却没有就此止息,又回到了最初的展厅,将岳阳楼兴建历史又温习了一遍,这才出了景区的大门,准备奔赴下一站——黄鹤楼。
路上,梧桐被风吹落,在半空中划下一个完美的抛物线,好美。这风雪中飘落的梧桐,就像是岳阳楼几次兴建的过去,最终落地,安心,或许它的最后一次休憩便是它的最终。
【part2 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尤伟”,如果说以“伟”来形容岳阳楼,那黄鹤楼便是“绝”,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能形容黄鹤楼之美的词句。因着崔颢的一首《黄鹤楼》,使得黄鹤楼更具盛名,我也是念着这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来到了这里。
与登岳阳楼之景的境遇不同,访黄鹤楼之时,天朗气清,再衬上一轮朝阳,使得人心情格外舒畅。
我没有随着人流走,而是选择了紫薇阁那条路,刚好迎着早上八点钟的太阳,寒意中透着丝丝暖意。
一路走来,我第一次看到了红花绿叶映衬着冰花的美景,黄绿相间的草地上,堆叠着些许白色,这雪白的点缀更使这黄鹤冬景愈发动人。
从岳飞庙返回,路上,和梅花相逢。
这光秃秃的树干间透露着微微粉红,梅花未开,含苞待放,就像是一个娇俏的女子,在等待着她的知心人,他不来,她不开。
这时,旁边经过了一家四口,奶奶说,“如果不是突然的降温,我们就能够看到梅花盛开了”,话语间,不无遗憾。而我却觉得,这样已是最好,她还没开,游人便有所期待,她如果盛开,便离衰败不远了。我宁愿期待着她盛放的样子也不愿意目睹了她的盛放,去想像她的衰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我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又一个写梅花的句子,却不知该用哪一句,来描绘此刻我眼前的梅花,“含苞待放时,不等游人观”,在我有限的工笔词汇中,我只能用这句话来形容她。
走过梅丛,路过乌桕,便来到了黄鹤楼。登至顶端,绕墙一周,武汉全景便可囊括眼中。黄鹤楼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又有四平八稳之意;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对于建筑物,我了解甚少,不懂其中奥妙。但从美学角度讲,黄鹤楼无疑是这三座明口中最美的,这种美难以名状,重点在于其营造出的意境,我在这意境中,感受到了一种“中和”的和谐美,无论是楼宇自身,还是整个园林构造,都体现出了一种和谐的美,这也是我认为黄鹤楼“绝”之所在。
【part3 秋水共长天一色】
论及历史价值,滕王阁无疑是最低的,毕竟它于89年重建,是一座仿古建筑物,用鉴评文物的角度来说,它就是个赝品,高仿A货。可偏偏是这样一个“赝品”、“A货”,给了我最大的震撼。
从远处看,实在不觉得滕王阁有什么好,独立与高楼大厦之间,看着格外不顺眼,在距离它还有几百米远的时候,我甚至在想,这就是“西江第一楼”,“江南第一秀”的滕王阁?也不过如此嘛!
直到我走到第三层时,我依旧是很轻视它的。直到我看见了滕王阁兴衰模拟景观。三番五次被大火烧毁,被地震摧毁,被炮火摧毁,却又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建。唐宋元明清,28次修葺复建,甚至民国,市长伍毓瑞依旧提出复建,但种种原因,最终不了了之。新中国成立1957年始,又三番五次提出重建,直至1983年,重建一事才有了眉目,至1989年重阳节,正式竣工,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滕王阁。我在想,滕王阁的兴修历史不正是王朝兴衰更迭的过程么?国行阁兴,国败阁王,国动荡则阁亦兴衰反复,最终它得以兴立,不也正如此刻的中国么?
此番情景,由不得我不感叹。
记得前几年有朋友吐槽滕王阁竟然有电梯,黄鹤楼也是有的,但我不觉得有电梯是两座名楼的败笔,倒觉得这体现了我泱泱大国的人文,电梯不常开,并且多为一些行动不便之人提供便利,这难道不是一种人文性的体现么?
滕王阁之秀,江景之美我们所有人都有权利去欣赏,为不便之人开一扇便利之门,让他们与我们共同欣赏这秀美之景,何乐而不为?
滕王阁的每层展厅陈列皆不同,虽说是复建产品,但历史感犹在。与黄鹤楼一样,环绕滕王阁一周,可见南昌全景。岳阳楼邻洞庭湖而立,远望潇湘无极,会有些迷茫沧辽之感;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距离江水还有些距离,远看长江大桥难免有些天堑变通途的感觉;而滕王阁的临江而立,却是看得见尽头的江,于阁顶俯瞰,眼前之景秀丽的仿若水墨画一般,大底这就是滕王阁之秀吧。
我没有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但却看到了什么是“秋水共长天一色”,我已然知足。
时至此刻,江南三大名楼已被我访完,岳阳楼之伟、黄鹤楼之绝、滕王阁之秀都令我震撼。几日前,有好友问我有没有把去过的地方都写下来,我想了想,但凡让我有所得的,我都写了。名楼游记之所以现在才写,就是为了全走遍才可肯动笔,因着想对三者有个整体把握,然后再发现各自特色之美。
江南三大名楼已访过,温故历史,感慨良多。
明日攀庐山,晚安。
记于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