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将笛卡尔的这句经典名言置于文章的开篇,除了致敬他的哲学思想,遵循他二元论的学说去探寻今天的话题;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一个观点,促使自己站在怀疑与理性的角度,去挖掘、分享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对待历史应有的态度和有限认知。大家知道,哲学孕育思想,科学产生知识。今天,借助这位首创了解析几何的数学家的理性思维,他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来为我们打开迷思的大门。
关注社会现象,将个体从群体无意识中剥离出来,会有助于将歪曲的历史有比较接近真实的辨别。进而有效地清除陈腐观念,达到尊重常识,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如此,才能在生活实践中把个人获得的经验加以运用。
我们成长和生活的社会体系里,有两个词汇肯定不会陌生——暴力革命,和平演变。这里,无需去探究它的发端。这两个显示出对立的词根和后缀,暗含着它们特定的对象与两面性,又几乎从始至终都表现出某种敏感特征,使得在社会心理层面很容易被无形的压力左右。自然,作为矛盾体的不同个人,往往在涉及这些话题时,通常会认为与己相去甚远避恐不及而成为观念的囚徒。
随着步入一定年龄,就更会对许多事物逐渐失去兴趣,养成不关心、不动心的倾向,除了自身,对外在的一切都索然无味。这种状态恰恰是一个人衰老的表现,人的麻木和动物性便会在这种加速度下愈加明显;此类普遍现象也生动地揭示出黄河儿女的民族特质。
当然,那些能够登高望远放飞自我的人,会用正确的方式,通过对人类社会行为记录的历史结果,进行有益的观察、顿悟、甚至投身实践,得出合乎逻辑的优劣判断;尽力去促进社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如若改变不了什么,至少不让自己套上被牵引的绳索。
做一个小结:只有那些一直带着泪和笑感受人生并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才有机会真正领略到生命的魅力及美好,才有可能让心灵变得崇高起来。
回到上面已经提出的问题:和平演变与暴力革命。不难看出,二者均有着一致的目标任务,那就是试图改变现有政体;这个过程在不断变化中会引向不同的方向,迥异的作用下,付出的代价和带来的结果必定会大相径庭。那么,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这些变革,有什么规律可循?接下来,我选取一些有思想价值和深远影响的事件做推演,去呈现历史的惯性。
800多年前的欧洲,尚处于漫长中世纪后期的13世纪初叶,社会结构仍是封建专制的旺盛期。源于与苏格兰之间的历史纠葛,英国一边要应对凯尔特人争取民族自决的反抗(广受喜爱的电影《勇敢的心》,正是取材改编于这个时代的故事);更要积极投入同法国持续不断的战争。时任国王约翰,用现在的术语形容完全是渣男一枚,起初背叛父王,随后又辜负王兄;对内豪横,对外菜鸟般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得与法交战中屡遭失败。维持战争的第一要素就是国民经济,说白了就是钱!既然如此,为了加强统治和为战争输血,就频繁增收苛捐杂税,压榨人民;造成社会矛盾激化,让实际上与贫民休戚与共的贵族阶层对国王不满达到了零界点。与此同时,拥有相当话语权和大量土地资源的教会,全力支持贵族,发动了针对国王约翰的重兵围困;几番较量后,迫使国王与贵族签订契约,将权力和义务作了明确划分,把征税以及发动战争做了有条件的限制。这便是代表了英国的制度精神—— 著名的《大宪章》。
值得注意的是,贵族们发动兵变的目的,并非推翻国王取而代之。《大宪章》的产生,实际给了后人一个法理依据,强调制度,限制权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牢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种制度精神,也是英国崛起的真正秘密。
由此,英国人经过不懈努力,形成完善的议会制度,开创了世界文明进步的先河。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战争与和平成了推动社会变革的工具;这种反复,使国家在发展壮大下,相对固化的贵族阶级和贫民百姓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直到17世纪,在历史的巧合中发生“光荣革命”才得以休止。
“光荣革命”的发生,的确有着一定偶然性。时任国王詹姆士二世是一个虔诚天主教徒,英国国教属于新教,上层社会和老百姓非常看重这个国教地位;但是,詹姆士二世一要扩大王权,二想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地位,这就触碰到了政治、宗教信仰的底线。更巧的是,国王老来得子,还公开让法统继承人的男婴接受天主教受洗仪式;这波操作,被普遍认为是王室的阴谋。于是,英国议会经过讨论,决定邀请远嫁荷兰詹姆士二世的大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回来共同担任国王。随后,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国王便派英军主帅约翰·丘吉尔(二战首相丘吉尔祖上)率大军前往阻击,哪知,与议会关系不错的丘吉尔觉得形势很不妙干脆倒戈,转而欢迎威廉。詹姆士国王逃亡法国寻求庇护。
之所以称为“光荣革命”,是因为在这场政治震荡中没有流一滴血!光荣革命的意义不只是王位更迭,议会的权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从此再也不相信国王的承诺,随即进行了政治和法律重建,确保制度对王权的约束,即王在法下原则。为了切实捍卫人权,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在《大宪章》的基础上制定出《权利法案》,并通过一系列具体法律和实施细则。扎根的制度建设,确保了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路径,奠定了英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到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基础。英国人民从此结束了暴力革命,告别内战。此时,国家实力早已全方位取代曾经的欧洲霸主西班牙,并在推动工业革命中,开启了日不落帝国模式……
很多人有所不知,截至今天,英国都没有一部正式《宪法》,而是一直沿用贯彻《权利法案》精神,高扬理性主义旗帜不断去实现普世价值。
反观同时代的东方:“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众奴才身着长袍脚穿木屐三拜九叩匍匐在康熙裆下三呼万岁,还不遗余力收刮资源去夯筑这座私家帝国;民间则甘愿沉浸在虚幻的盛世里感叹明天会更好。上下臣民一律留着相同的长辫以示忠孝,三寸金莲们好像都迈着舍我其谁的步伐暗送秋波。欧洲已在100年前就进入大航海时代,从非洲好望角、到美洲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时,紫禁城传来最高指示却是开始禁海!请不要惊讶,这项画地为牢的禁海令整整实行了118年。另外,让人闻风丧胆的文字狱,在康熙年间达到了高潮。
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也是演变中较为漫长的过程。它萌芽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后来的启蒙运动中成熟壮大,这是一个普遍认识。只是,很多人却容易忽略其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宗教改革,它所起的催化作用。考虑到当今社会现象的浮躁性,知识信息获取已趋向碎片化,太多人根本沉不下心去看稍长的文章,更不用说那些大部头的东西。所以篇幅不宜过长,故省去前两部分的探讨。
启蒙运动,又称文化和哲学运动。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将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后,从思想和行为上扫除了原有的愚昧,开始走向理性。正是因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反抗专制的力量便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启蒙运动发源于17世纪的英国,在18世纪的法国,将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推向顶峰;前者深刻影响了英国的光荣革命,后者则直接导致法国大革命的发生。
17世纪的英国,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其中代表性人物:霍布斯、培根、洛克、包括牛顿等等。在此,我只想说说对启蒙运动有着特殊贡献的洛克。被称为“自由主义”之父的约翰·洛克,定义并强调与生俱来的天赋人权,即拥有生命、自由、财产的自然权利。在其著名的《政府论》中,阐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提出“政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去统治人民;政府不能随意挪用个人的财产,政府的一切行为必须征得人民同意,每个人在自然属性下自由而平等”。主张“政府是可以被推翻,直到建立最好的政府”。洛克彻底批判君权神授的说法,提出君权民授的理念,洛克的思想深受《大宪章》的影响。虽然说,洛克是分权制的主师爷,但受时代局限,实际上只是两权分立的倡导者,即立法、行政。作为英国皇家院士,洛克这些相当进步激进的言论,无疑对当代及后世的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而广泛影响。
必须承认,启蒙运动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谈到法国,可以说是众星云集,但绕不开的三个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伏尔泰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深受洛克思想影响,全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之中。不光写作,还亲身参与运动实践,大肆宣扬光荣革命的成果,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进行了猛烈攻击,利用自己的影响来促进社会变革。伏尔泰一生可谓颠沛流离,多次被抓入狱,光巴士底狱他前后就光顾过两次;也曾被驱逐出境,作为敏感人物,被请“喝茶”,恐怕是家常便饭。正是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感染了大量不同阶层人群,也激励起更多有识之士站出来为法国的未来鼓与呼。伏尔泰一生著述颇丰,只是他的政治思想比较发散,未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理论体系;作为文学艺术家,他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也让他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用现在的概念去衡量,伏尔泰属于妥妥的网络大V、公知、意见领袖。伏尔泰被传颂最多的经典语录是:“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据说,同时代的俄皇叶卡捷琳娜大帝都是他的粉丝,一些欧洲皇室贵族都以能与他交往为荣。身后,他的灵柩,被安葬在只有法国最杰出人物才能备享哀荣的巴黎先贤祠,让后人敬仰。
“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维克多·雨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视金钱如粪土’、‘站着说话不腰疼’之类的话,对别人拥有的地位、财富、美貌、才华嗤之以鼻,冷言冷语,那是因为,你压根就不拥有这些东西。反过来说,当你真正拥有这一切的时候,敢于轻视并不惜放弃它们,你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下面要讲的孟德斯鸠,正是这样纯粹的人。
出生于波旁王朝顶级贵族家庭的孟德斯鸠,从小到大都接受了良好精英教育,最终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他入选法国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柏林科学院院士,担任过波尔多法院院长,还成为法国最高大法官。选列出这些头衔,是强烈表达一个事实,孟德斯鸠并非一个事业上的失败者!他的一生几乎都是高光时刻。按理,他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应该竭力维护这个政权体制,与统治阶级相互依存,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然而,孟德斯鸠用他手中的羽毛,重如千斤地砸向自己利益共同体的七寸,成为封建专制政体的掘墓人。
孟德斯鸠作为律师、思想家、法律学者,可谓博览群书。他在自己的成名作《波斯人信札》一书中,就开始无情揭露封建专制主义,抨击了法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反对天主教神学。《论法的精神》是他彪炳史册的作品,他把专制、君主、共和、民主这些政体做了明确划分,诠释权力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各自利弊。指出只有分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公共权力不被滥用,避免滑入专制的深渊,从而保障人民的自由。他说:“一切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力”,“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提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这是他的理论核心和卓越贡献。要知道,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现代民主制度,抛开古希腊的民主雏形,基本上是从孟德斯鸠的思想发展建立起来的。
从卢梭身上,你可以看到许多相似的励志故事。卢梭是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家境一般,母亲生下他就难产而死,他也一度被收养;很早时候,卢梭就失去学业,一生坎坷。准确来说,卢梭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受他父亲爱看书读报的影响,从小卢梭就养成了阅读习惯,从古希腊神话、哲学,到罗马及欧洲的一些历史、经典文学,给了卢梭丰富的滋养,造就了他的博学。小八卦一下他的另一面,生活中卢梭前后被多名贵妇包养,生下的几个孩子也送给他人或福利院,晚景凄凉。与伏尔泰格格不入。
卢梭以参加征文比赛出名,《社会契约论》是他的代表作,写于巴黎生活期间。卢梭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状态,经过缔结契约而进入社会和国家状态,书中解析了理想的社会该是什么样。他说:“文明的基础是私有制,各种不平等最后必然会归结到财产上去”,“每个人把自身和自身的权利让予社会,而不是让予个人或某个团体”。向人们阐述了订立社会契约结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和生命;问题就在于怎样找到一种结合的形式,既符合组建政府的目的,又服从自我意志。所以,他强调主权是公共意志,不能被代表,只能让渡于法律。卢梭核心思想最根本的表现——主权在民。因此,卢梭在法国人心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地位,去逝后被热爱他的人民供奉在先贤祠,与他曾经的偶像后来成为老冤家的伏尔泰紧邻,让两个伟大的灵魂相伴、对话。
六年前,我有过半月的欧洲之旅,因为是随团,行程没有安排参观先贤祠,成为遗憾。当登上仅次于埃菲尔铁塔高度的蒙帕纳斯大厦之巅,去俯瞰整座被联合国列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巴黎时,我悄悄问地陪帅哥导游,先贤祠在哪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市中心塞纳河左岸,一座看似低矮有中央穹顶的建筑清晰可见。我凝望良久,用复杂的心绪遥想着里面安息的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大仲马、居里夫妇……这些思想先驱,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及贡献,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
不是吗?!世界正是有着一批一批能够仰望星空的人,用超越他们智慧的悲悯之心,才为人类去敲希望的钟。
鬼使神差,第二天导游把我们带到了巴黎协和广场参观,不大的广场中,看见了一座来自埃及神庙约3600年前的方尖碑矗立,看不到的,是曾经在此处砍下路易十六国王头颅的那座断头台。行文至此,引出了文章的最后部分——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暴发,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从路易十四开始,法国作为欧洲强国,长期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在被称为“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长期统治下,为了凸显大国地位,一味采取虚荣的外交政策,用利益结他国之欢心;同时,又推行战狼外交,利用民族主义情绪输出焦虑,没有敌人制造敌人。他懂得,外部环境有压力,内部人民就越团结,才更方便集权和统治。确实,经过这番运作,一度让法国树立起厉害国形象,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巴黎许多大型建筑基本是这个时期建造,包括当时全欧洲最辉煌的凡尔赛宫。大量形象工程上马,彰显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却掏空了国库,摧毁了民生。到路易十五执政时,虽说减少了战争,但宫廷贵族奢靡之风盛行,“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惊世之语,就出自他之口。
进入路易十六时期,由资产阶级演化而成的新贵族被传统贵族冷落,在王室眼里同样视作二等公民,被排除在教会、官僚机构、军队高级职位之外。因此,造成多数人都充满了渴望与愤恨,对政权不满日增。这种情绪交织的累积,衍生出大致三种社会现象:1.农民和工人对传统领主特权的愤恨,2.知识分子和商人对贵族特权和王权统治的愤恨,3.人们对神职特权者的愤恨以及对自由宗教的向往。加上,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欠收,出现粮食危机,民众苦不堪言。尤其重要因素是,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君权神授的概念在民众心中彻底破灭,更多人在生存还是死亡的边界觉醒。这样错综复杂的情绪和扭曲的社会矛盾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正酝酿着暴发。
还想强调的是,路易十六时期,美国暴发了脱离英国殖民的独立战争,在政治、军事、物资方面,路易十六都给了美国最坚定的支持和帮助。甚至有一种说法,路易十六也无愧于是美国的国父。
驱动革命发生的导火线,是国家财政危机中路易十六在各方压力下,召开了已停止175年的三级会议(教士、贵族、贫民),试图通过利益平衡化解矛盾。然而,随着统治阶层出现分歧,利益天平不断摇摆,教士和贵族逐渐倒向第三等级阵营,关键时刻,路易十六对达成协议上举棋不定,遂让既定的目标朝着相反的方向迅猛发展。
1789年7月,以攻陷关押政治犯的皇家城堡“巴士底狱”为标志,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暴力革命波及全国;可以说,整个过程都充斥着血腥。很快国王就被赶下台,被软禁在凡尔赛宫,后转至巴黎,三年后,路易十六国王和玛丽王后相继被推上了断头台,宣告了波旁王朝的终结。革命初期,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人权宣言》,申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肯定了信仰、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等等原则。“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从此传遍法国及全球。
关于路易十六,历史学家给予了两极化的评价。我非常赞同地认为,路易十六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并不十分贪恋权利;他生性软弱,做事有点优柔寡断,却不失仁厚之心。从路易十四、十五对舆论和政治反对派的严格管控,到路易十六相对宽松的氛围下,诸如伏尔泰之类的人物才纷纷回到法国进行公开活动,各种著作大量发行。你可能想不到,攻占后偌大的巴士底狱,发现里面竟然仅仅关押了7名异见者。在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日上,时任总统密特朗曾评价:“路易十六生不逢时,他是个好人”。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世界产生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为免遭鱼池之殃,也介于欧洲皇室之间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许多国家组成反法联盟,对法国进行讨伐。法国内部,缘于资产阶级联合政权建立的特殊性,执政初期,较为温和的吉伦特党被激进的雅各宾派完全取代(右派和左派由此而来),开始了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恐怖统治,规定对一切反对共和国的敌人只使用一种刑罚——死刑。于是,全国上下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大肆抓捕、镇压反革命的行动,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僚和抱以同情的百姓进行无情打击,每天有50人左右被公开处死,导致人人自危(是不是有种熟悉的味道)。后来,这种统治开始失控反噬!直到热月党人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罗伯斯庇尔统治集团被送上断头台,恐怖才得到制止。
再到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这场世纪大革命才正式结束,法兰西走进拿破仑时代。
不妨妄议一下,从西罗马、维京人消亡后留下的法国高卢人,除了浪漫,说不定遗传中就潜藏某种好战野蛮基因,以至于在后来的一百年间,上演王朝复辟,包括“巴黎公社”政权在内的5次革命。暴力与混乱不断循环,痛苦成为法国人心中的常态;直到法国民主共和制确立,社会才稳定下来。由此看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不是推翻了旧制度,而是冲破阶层,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也让统治者明白,人的自我意识一旦被唤醒,想要再压制它就十分困难,随潮流而动成为最明智抉择。再说,有些所谓成功的革命,只不过是无形中给人戴上新的、更沉重的枷锁。
后记:刚结束一个月的美帝旅行,是我萌生此文的动因;显而易见,人类没有最好的制度,但有最不坏的制度。考虑到文章存活概率,才将目光一直向外。其主题,取材也很难把握且属见仁见智范畴。基于自己对人物、历史事件并不彻底了解,要想还原或准确把握历史脉络,让那些真理的光芒在每一个小小段落中生辉;去穿透我们生活的世界,去激发众生脆弱的心灵,或结合一些现实批判,必须承认,我水平不够,客观上也不允许。即便如此,我还是投入了充足精力和情感,在能力范围内,采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去做了最浓缩不过的叙述和描写!难免片面肤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对这些思想宝库、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入去解读和做历史与现实对比,诊断出阻碍社会进步的症结,最后匹配出自己心仪的药方。
历史无声,亦似深邃幽暗的洞穴;我不是普罗米修斯,唯有每个人自己去点燃心中的篝火,才能摆脱书本的原教旨主义,才有机会走出生命的盲区。
扭头回望,虽说尚处年幼无知,但毕竟在自己成长阶段,经历过将人性摧残最彻底的时代,多少都留有印记。对全民只有一个大脑思考下远胜于宗教的狂热,砸烂一切的破坏力,仍心有余悸。世事无常,如今已经淡忘的东西又陆续出现!从不同渠道,轻易就能感受到社会弥漫着的焦虑,人成了被开垦的资源,而每个人又都是一座孤岛。普遍性“躺平”,非常突出的低消费低欲望表现,其实是对现实的逃避,对未来信心的丧失;这种苦涩,反倒觉得难以启齿而只能自己一口吞下,很多时候又出离愤怒。
既然我们已走出丛林,融入了高度发达的全球化体系,民智已开,就应该懂得个人、社会、国家是难以割舍的整体。那么,实现民族复兴也好,建立一个梦中理想国也罢,应该认清人才是世界的主体,是人创造出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理所当然就有权力在公平中去追求个人幸福。有了这些共识,在摆脱历史的束缚中回归自我,拥抱文明,方能成为“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执着信念。所以,在切实引导追求强国梦的路上,希望摆脱那种靠不换肩的蛮力去践行目标。应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空洞概念,选择符合潮流的路径,用多元、包容、抗争与妥协并存的方式去迈上新时代的台阶。最终,填平民众心中已久的“塔西佗陷阱”!所有人在法制框架下,没有恐惧,能够有尊严的生活。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中学时期就熟悉的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这句话,恰好是我此刻的心理写照:以上的每一个字,都汇聚成我文章立意的支点,用不能承受之轻,撑开了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