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5周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到今年辛丑年,诺贝尔奖已经历了两个甲子。中国有2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另有华裔9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日本有27人获得诺贝尔奖,不成比例。日本获奖有一些内在原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一首诗,日本获奖,其中一个因素就是空间的突破。没有空间的突破,局限在三维空间,人是不能突破的,就像GPS的视野,人脑是达不到的一样。
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有一个演说词《日本的美与我》,他说:“灭我为无。这种‘无’不是西方的虚无,相反,是万有自在的空,是无边无涯无尽藏的心灵宇宙。”川端康成所说的虚无,就是真空妙有,川端康成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三维空间。
《日本的美与我》中川端康成引用了道元禅师(1200—1253)的一首和歌,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其实早已经突破了四维空间,用三维空间无法解释。花也好月也好雪也好,本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有善根的人当下就可以解脱。人因为只贪著花开,留恋过去,造成了无尽的痛苦,更上一层楼才是解脱之路。
三十年前,日本人宣称:“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泡沫经济被刺破后,这场狂欢就以非常惨烈的方式结束了。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是人的造作,是人的贪心产生的妄想。泡沫可以破,日本人真正内在的东西是破不了的,19年时间日本又获得了那么多诺尔贝奖,令人感到诧异。
从三维空间,进入四维空间,才会产生突破。如何从三维空间进入四维空间,儒家道家佛家古人的法门很多。
比如犀牛望月,就是道家的方法,《关尹子·五鉴》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明惠上人(1173-1232)有一首参禅的诗,参的也是心中的明月:冬月出云暂相伴,北风劲厉雪亦寒,抵峰顶禅堂,已见月斜山头。登山入禅房,明月亦相随。愿此多情月,伴我夜不寐。
曾子在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是说的心中的明月。参到了这个明月,就会真正知道,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是说说而已。
不是所有的诺贝尔奖,都符合真空妙有这个宇宙真相,所以有些诺贝尔奖是没有真正价值的,可以把人引向歧途。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也受庄子的影响,南海之帝为鲦,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鲦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创建了介子理论。汤川秀树也突破了三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