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图书馆应该是天堂的样子,我说图书馆是黑暗里的一盏灯,照着自己,看到微微亮的希望。
不愿回想那所学校的生活,只因不是自己选择的,是父母为我选择。读着父母为我选的专业,不爱不憎。同学之间很少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对我来说,一两个足矣。在没有激情学习的环境中,如同死尸般活着。我不想去浪费时间,因为即使不喜欢专业课,那就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记得中学时,学校给学生订过《中学生阅读》杂志,那是我接触的唯一一本课外文学杂志,就是通过这本杂志,让我知道了一个叫《羊脂球》的外国名著,让我知道了青春文学。朦胧中开启了喜欢文学的道路。我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可是当时在中学读课外书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因为农村没有书店,没有课外书,再有跑到县城新华书店也不可能,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来买父母眼中认为的“杂书”。
所以当时对我来说,图书馆犹如宝藏,等着我开采,于是便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后来因为同桌的关系,我成了协助图书馆老师工作的志愿者,就是帮助借书的同学找书,顺便老师给我们志愿者一个优惠条件是:别的同学每次可借两本书,我们可以一次借五本书看。真是对我天大的恩赐,简直是在我人生失意的档口,开了一个惊喜。从此有书陪伴的日子减少了我对学校的烦恼。
在图书馆主要负责一层文学书的借还工作,让我对图书多了一些了解,比如如何归位,图书的编号排列,图书的整理等等。让我认识了新概念作文,认识了韩寒,郭敬明,郁秀,张悦然等,他们的小说有的读了很欣赏。让我知道了写青春疼痛小说系列的饶雪漫,她写的校园小说有酸甜青春,有单亲孤寂,有高中校园,有伤痛,有暖心等。曾经韩国小说也是风靡一时,比如《菊花香》,这系列书我没有看过,但是当时好多同学争着看。
曾经自卑的我,了解了赵美萍写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有学可上,有书可读。对于农村的孩子已是一种幸福,要知道当时村里有的小伙伴学习不错半途退学了,因为家里没钱供了。我应该知足,珍惜时间,珍惜在校时光,当时的我渴望了解更多的名家,显然有的文学作品看不懂,有的看懂了。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只是心里的一念希望。这是图书馆带给我的希望。她的模样至今在我心里如此温暖。
后来工作北漂,在一次与房东大姐的聊天中,姐说周末要带孩子去图书馆还书,邀请我去。周末休息的我便一同去了首都图书馆,那里的藏书不知道多少,总之好几层图书,光文学图书室就有占几百平方。我就像又回到了学校一样,只是这一次又扩大我的视野,幸运在一次降临在我身上。感谢房东姐姐,领我来。在首都图书馆有免费的讲座和活动。虽然在外观看首图是旧了些,但有书可看已不错。
再后来新馆建立,就在旧馆后面。当走进新馆,有很多不一样,增进了自主借书还书机器,有自主查书,自主阅报等等新鲜的和互联网挂钩的气息。在这里,我见到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为他的新书《白说》做讲座,免费的讲座。在这里,我听到了有关讲林徽因的故事。在这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爱书的阅读人。在这里,成了我和闺蜜聚会的场所。在这里,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读书有什么用?有什么见效?没有找到答案的我,看到的是图书馆里有年过半百的老人拿着书慢慢品阅,有太多比我优秀的人还在阅读等等。我知道终归读书是有用的。不是一时就有好的回馈,尽心去读吧。也许这是图书馆带给我的一种执念,冥冥之中的一种信仰。她的样子让我感觉有一种信念。
图书馆的模样,或暖或新,或爱或亮,一直在我心里。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8天
齐帆齐写作自媒体课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