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的语音观念

        很多书以前囫囵吞枣的看过,看过之后也就忘得差不多了,也有一部分太熟悉了,多渠道接触过,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读过纸质的书了。

        最近看孩子的读物好像有了惯性,随手拿起一本注音版的《三国演义》看起来。

        刚看没几页就发现了有注音错误的字,现在盗版横行,也没有太在意,继续看下去。

        没看几页,又出来一“骠骑(piao  qi)将军”。心想就算是盗版,也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想归想,还是随手百度了一下,最近好学心爆棚,本意是想查一查“骠”的读音,到底什么时候该读piao,什么时候该读biao。

        没想到这本书里“骠骑”的读音是对的,就是读(piao  qi)。貌似不相信这样的结果,继续查“骑”的读音,出现的竟然只有一个qi音。难道这不是一个多音字吗?往下一划拉。这不查不要紧,一查直接颠覆了我这些年的汉语言观念。

        怎么也不相信,我们从上学就一直在读的“一骑红尘妃子笑”里面的“骑”也读qi!这怎么读怎么别扭!

        不止图片上这些,继续往下看,想说的只有两个字,天呐!

        怪不得前几天,在进行我们家最近的餐桌文化,看到《经典咏流传》里朗诵《回乡偶书》的时候,把“乡音无改鬓毛衰”里边的“衰”念成“shuai”,我还顺便给孩子普及了一下多音字在诗文里不同的念法。

        好学的我一不做二不休,百度搜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知道很多字的笔顺和和拼音有所改动。但竟不知道改动会有这么大。

        想知道到底有多大的,自己去查一下看看吧,绝对不虚此行,一定会让你收获满满。

        这里举一个例子,“粳米”的“粳”字读音经历了一波三折,一直都处于待定状态,2019年才定下来读一声geng。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

        还有专家说:对待这些读音不要搞“一刀切”,在教学中、考试中,教师也不应告诉学生,这个读音就对,那个就错。

        那么请问,如果你是老师该怎么教?或者换一种说法,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这些字的读音应该不会成为考试的内容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