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人才如璀璨星辰,照亮乡村发展的道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识才的慧眼、重才的胆识、爱才的诚意,汇聚各方英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绘就乡村人才振兴新篇章。
广开进贤渠道,以识才之智汇聚乡村振兴源头活水。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广泛参与。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以敏锐的识才眼光,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限制,广开进贤之路。各级党组织要以系统思维构建科学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动态人才目录,将人才需求与产业规划深度耦合,突出精准匹配,让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发挥亲情、友情、乡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建立在外人才联络机制,完善人才信息库建设。定期举办“乡情恳谈会”,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本土专家、回乡创业者等投身乡村振兴。正如那潺潺溪流,只有汇聚各方细流,才能形成奔腾不息的江河,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各地区要善于挖掘当地特色产业,立足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产业优势和生态条件筑巢引凤,全方位推动人才与特色产业同频共振,做实产才融合文章,实现产业集聚人才和人才引领产业的有机融合、协同发展。
精筑培育暖巢,以重才之心锻造乡村振兴中坚力量。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精心培育。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筑牢理论基础,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和村民实际需求,开设农技培训、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管理等课程,通过田间课堂、案例教学等方式传授实操经验,培育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开展实践锤炼,组织人才参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线任务,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本领,进而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力军。突出创新优势,利用“云课堂”“直播培训”等线上平台扩大覆盖面,实现“田间课堂”与“云端学习”互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科研、技术优势,在“产学研用”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从“靠天吃饭”向“靠技增收”转型。重视人才的培育,就是重视乡村振兴的未来,精心锻造出一支能担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厚植留才沃土,以爱才之情打造乡村振兴温暖港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需做好保障工作,为人才搭建称心、舒心、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水电、通讯、交通等条件,同时完善乡村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建设人才公寓、开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落实创业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积极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消除后顾之忧。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关心关爱,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对他们遇到的问题及时纾困解难,积极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真正让人才在乡村感受到尊重和认可。搭建发展舞台,完善以实干实绩实效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薪酬待遇等方面给予乡村人才更多倾斜,为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晋升通道,让想干事者有盼头、能干事者有奔头。厚植留才沃土,让乡村成为人才的温暖港湾,他们方能安心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