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孩子孤独症有哪些症状呢?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

孤独症障碍前期已经有过详细的介绍,这期主要分享早期诊断的一些方法,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儿预后,提高父母对孤独症的认识,并帮助家长早期识别发现孤独症患儿的异常行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不会与别人建立正常的联系,这是孤独症患儿面临的最大问题。

2、语言障碍:大多数患儿,不喜欢说话,甚至一生都不讲话。有些患儿虽然能够说话,但是说话逻辑混乱,表达不清晰。

3、行为刻板:不容许环境改变。因此,孤独症患者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接触新的环境就会大哭大闹,出现明显的焦虑。

4、智力发育落后或者不平衡:孤独症的患儿发育与同龄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别。大多数患儿表现为智力落后,但也有少数患儿在某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但是在在用词来表现自己的意思时,却存在着明显的困难。


5、缺乏举一反三的学习与模仿能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发育正常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往往有孤独症的孩子,往往不会去模仿,而是把它存入自己的大脑中,但是却不能举一反三把它运动至自己的生活,从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障碍。

6、存在感觉差异:大多数患有孤独症的孩子都存在感觉问题,它不是说没有感觉,而是会对某种事物、声音、颜色会非常的敏感,但是也可能会对另一种事物视而不见,也有些孩子会对于疼痛、眩晕、劳累等感觉非常的迟钝。

而根据家长就诊时所述,家长陈述中的无语言、无意识发音、鹦鹉语言、语言结构不准确、代名词混淆、语言理解差等定义为语言障碍。陈述中将呼名不应、独自玩耍、不愿跟周围朋友玩耍、不与他人分享乐趣、在理解和使用手势方面的缺陷、不能正常的来回对话、社交互动中情绪或情感的减少等定义为社交障碍。陈述中将只喜欢固定的某些事物、对其他多样的物品没有或缺乏兴趣、反复来回奔跑、搬弄开关、一段时间内只喜欢固定的课程,回家只走固定的路线、吃固定的食物、对感觉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对微小的改变痛苦不堪等定义为狭隘兴趣及重复刻板行为。

所以,北京星希望儿童自闭症康复专业机构提醒星爸星妈们,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感觉统合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说是因为没有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而导致孩子患孤独症,而是在孩子的成长时期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在自然发育的基础上稍加干预,不让感觉统合失调。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我们作为父母必须要去努力的。

孤独症治疗https://www.xingxiwang.co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简书看到《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书写得真好,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恐怕写不出这个水平。纸质的图书也已经出版。作者左灯...
    心灵投手阅读 139评论 0 2
  • 我最近就是一个典型的宅女+社交恐惧症(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在不上班的情况下真的可以一个月不出门,一天只吃一顿饭,...
    歪咪小零食阅读 117评论 0 0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繁星点点,暮霭沉沉 亲爱的人,你在远方 我的思念,你可曾知 秋风渐起,微微一笑 收紧衣襟,转身...
    呆呆小熊阅读 122评论 0 0
  • 书是读得越细越好吗?并不见得。 关于读书,我们很多人都陷入了“精读”误区。由于我们从小学起就养成了精读课文的习惯,...
    齐漾阅读 286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