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不争,佛系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不显山、不露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记得小时接受到的教育全是谦虚和低调,就像初中语文课本上面的《杨修之死》,说杨修,恃才傲物,后来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名义斩首,最终落得个早逝的下场。而且从思想的角度看无论是道家的无为,还是儒家的中庸都有几分谦虚、低调的意思,这可以说与两位圣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春秋时期百废待兴,那些高调者,多是些符合那时强国价值观的兴国之士。像孔夫子那样在乱世整天嚷嚷着仁义礼智,定是不符合那时的潮流,所以孔夫子饱食终日,就琢磨出来一个为人处世的方法,叫做中庸。在看道家老子的道德经中为什么也有些谦虚的意思呢?道家本来就讲无为,何为无为,非无所作为,而是顺乎天理,天理者,自然也,自然者宇宙之道也。顺乎万物的规律,不去破坏。如道德经言:多闻数穷,不如守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无为可以说是同名而异出。
那我们说了为人低调是怎么来的,该说他是怎么发展的了。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时董仲舒倡导的儒学还是为帝王执政合法性为保证的天人感应,而到了宋明时期,这个根本目的则由保证皇帝的合法性变为了教化民众,因为后来的统治者发现了,与其一味的回答民众问题,不如叫民众不问问题。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和程颢这些北宋五子以及南宋朱熹的宋理学便应运而生。宋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遵守三纲五常,其中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去除一切为君子所不齿的思想和行为,骄傲,自大,狂妄等自被逐渐磨平,成了,谦虚,低调,和善。
而进入现代,我们已经浸入骨子里的和善,谦虚,低调。影响了我们不止一代的人。举个例子来说吧:我刚刚上高中时,因为都要去介绍自己,我呢,平日为人素张狂,而且还有点小才,所以说介绍自己时,声音就比较高,形容自己还有一点年少轻狂,后来我们老师就不愿意了,他可能认为初来乍到都会很羞涩,但我就是哪个很洒脱的异类。他就说:你很光荣吗?我的班上不需要特立独行 ,以后你要是还是这个态度那你就换个班吧!然后在高一的一年里,我都很规矩,他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我呢原本很喜欢古诗,也喜欢和大家分享,但就是因为他的“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只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考试有用的)”,整整一年我都没大声诵读过任何诗句。这个情况绝非个例,只不过是严重与否的关系,我认为它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形成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在学生时期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以后价值观的发育不良,甚至畸形,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教育体制的败笔,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会是一个没有主见,没有个性乖宝贝。我感觉近些年来,屡屡发生的学生被骗事件和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验少只是托词,事实上如果只会吧学生关在学校,谁的社会经验也不会多。的确学生是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但我们说的是有主见赤子,不是一群人云亦云的萌新。
前些时间有很多人自居佛
系青年,我呢对此也是感触颇深,万事皆不在乎,一些该争的事不争,整天以无为自居,讲四大皆空,嚷嚷着:“夫惟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如:“这个衣服的颜色不适合我,算了凑合穿吧。这个杯子有了一个口子,凑合用吧,不扎嘴就行。这个女朋友出轨了,算了凑合过吧。都在反应着这个事情的严重。那这些佛系青年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吗?那为什么作为一个在校学生的我也有这种倾向呢?事情的真相没那么简单。
万事都要根据表面看根本,见微知著吗!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体制和几千年来的思想观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