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三章
放假十余日,每日家务劳动之余断断续续读了几本小书,虽不如早年为提升工作能力而读的刻苦用功,但也不敢轻躁冒进,期间没有废书而叹,零零碎碎,以为备忘。
一、搭单未必无好书
为了满足折扣而凑单买的《中国历史精神》和《明朝简史》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十多年前三联书店推出了钱穆先生的系列著作,当时系列读过,让我在文史哲的学习中有一种温厚而充实的感觉,尤其是读过《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文化史导论》《湖上闲思录》诸书后,每每与诸生谈论文史思想时感触钱穆身上那种中国传统士人理想和历史精神,也偶得朋友肯定,如今再读《中国历史精神》,更从通俗的陈述中略得大义。
这本小书是根据钱穆先生讲演录音整理的,内容分“史学精神与史学方法”“政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七个部分,钱先生将“历史生命理想”贯穿始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日新力量。《孟子》云:“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以个体生命言之,人生经历中所存留的记忆塑造了今天的我,成长过程中的我发展起来的理想成就了未来的我,因而塑造了整体的生命价值。从国家历史进程来看,是历史记忆潜入了民族血液,塑造了民族品格,形成了民族精神,让我们因为共同的历史基因而凝聚,让我们为共同的文化理想而团结,历史形成理想的力量,形成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钱先生从中国历史中的变化与持续两个方面进行剖析,让我们看到奔流不息中激荡着的某种力量。对比中西历史与中西的史学思想,钱先生认为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不能用斯宾格勒的盛衰论或黑格尔历史哲学来评价,而应遵从中国历史内在的生命曲线加以诊断,对整个民族生命体保持最大的尊重与敬畏。在总体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分清成长期、生病期与强盛期,怀着热爱与悲悯去认识历史生命、寻找病根,而不是拿着无情的刀对其解剖分析。钱先生的中华文明的挚爱让他的语言充满热情,更充满辩护的味道,笔下充满关切与爱护。
钱先生是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都投入了无比的热忱与智慧,所以书中“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两章最值得反复体会。钱先生说:“中国自古以来,政治所代表的是法统,教育所代表的是道统,道统远超乎法统之上。”虽说元明清三代官学中不敢言“道统”,但“礼失求诸野”,自孔子以来的教育理想一直存在着,真正的士依旧追求重建“道”的精神,努力追求人格尊严和道德精神,这是温柔敦厚之诗教为社会的总体稳定作出的贡献。钱先生认为,儒家的价值追求是“启牖他者的心灵”,就是通过“人要活在别人心里”来获得不朽,强调能近取譬、自我主宰的道德力量,形成主动进取的人格力量,他强调“人生要常能自动地感,而不是被动的应”,通过行为和品格获得道德精神,形成真的生命,如此则无论贵贱,都可以获得内心的高度满足感。
莱特曼《爱因斯坦的梦》中提到,时间只是一种感觉,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这和王守仁总结的“致良知”竟也有些许相通之处,或许世间的我,无非是时间的感受者,执着于事功的我,总不如“从人类心情之共同要求与人生理想之共同标准中表现出来”的理想。
钱先生说:“历史事变,如水流之波浪,此起彼伏,但仅浮现在水流之上层。而文化大传统则自身有一定趋向,这是大流之本身,文化大流之本身就是我们人。”理解人,才能理解文化与历史,我们所追求的理想不在彼岸,在此岸。不在过去,在当下。
《明朝简史》是一本“二手货”,它不是作者专门的著述,而是编者将吴晗先生《朱元璋传》《明史简述》《历史的镜子》等著作摘录整理而成的,不过编撰有节有序,可以帮助非史学专业读者大致了解明朝政局的先天不足与后天畸形,也可以帮我们了解有明一代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让我们对明朝最终走上迥异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毁灭之路具有一种客观冷静的思考。
二、所有的学问都出于人生困境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是失意者的哀歌,每首读来都是理想与希望遭受现实不断打击的悲愤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慨叹。读马茂元先生的《古诗十九首初探》,就是在生灭无常中感悟存在意义的哲学修炼过程,此时遇到卡洛·罗韦利的《时间的秩序》,更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左边是感性的“生命之诗”,右边是理性的“雷神之锤”,信念的天空已经崩塌,前面的路何其渺茫,但生命仍要继续。既无法踟蹰不前,又不知路在何方。
《十九首》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摩诃婆罗多》中坚战(Yudhistira)却说:“每一天都有无数人死去,然而那些活着的人就好像会不朽一样在生活。”是的,“我热爱生命,但生命也是一种挣扎、苦难、痛楚。”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时间都在消逝。我所知道的的珍惜时间,就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而人一生中真正懂得珍惜时间的年岁却不多,少年懵懵懂懂,像是看到山谷被云层环绕,闪烁着微光而令人着迷。青年自以为是、肆意挥霍,横冲直撞,经常头昏脑涨。晚年像是沙漠之中,面对无边无际的荒漠,只嫌时间太多。唯有此时,刚刚领会一点奋斗的必要,刚刚走上一条宽敞的道路,却看到无数的阻挠和人生的尽头,懂得珍惜却无可奈何了。
经由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之后,时间变得愈加不可捉摸。既然无法从外在的世界寻得时间的秩序,只能转向我们自身,探索“因果关系、记忆、痕迹、世界以及发生的历史”,去研读那独特的视角。直视时间的本质,我们唯有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形成自己的视角,才能在独特中找到广泛的关联,才能通过这样一种连接获得某种意义。
意义来自于“记忆”,彼此之间有着甜蜜或者痛苦的记忆才能说彼此有过关联,否则尽管多年朝夕相处,也无非是熟悉的陌生人。古龙的《萧十一郎》中,沈璧君治好了身上的蛊毒,却忘却了曾经深爱的萧十一郎,萧十一郎被记忆折磨着,沈璧君却完全无感于此,这种单方面的铭记没有任何意义。相互之间需要共同的记忆来维持,个体的生命也需要记忆来沉淀。奥古斯丁用音乐体验阐述时间的连续性意义,声音的含义由它前后的声音决定,人生的意义也由前面的积淀、当下的感悟、未来的实现连续起来才有意义,没有片段的意义,更没有刹那的永恒。如果忘记了自己的过往,就不能成为现在的自己;如果被过往的记忆困住,就不能正视现在的自己;如果不为将来储存记忆,未来也无从发生,意义也无法实现。
贺拉斯《颂歌集》中告诉我们:“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装入珍视良久的希望。”存在希望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质地,它如“小提琴的声音,纯粹的美,纯粹的绝望,纯粹的喜悦”,而这当中的绝望和喜悦又如此虚无缥缈,曾经发生,似乎存在,无法保存。
是的,时间是最永恒的谜题,我无法用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经验去描述它,我不知道它那完美的结构如何精致而庞杂,我在时间的点上,永远地游离着。
三、纵身困惑,是走向不惑必经之路
前段时间和朋友谈论年岁,都说将至不惑之年,为什么困惑如此之多?或许是走向不惑的前提,便是纵身困惑之中,需在烦恼中历练出来吧。十多年前刚工作的时候,莫不是朝着更高、更强、更快的目标前进,而今已经不在持此执念,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内心了,此时看来,或许时间只是一种感觉,我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
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记忆的堆叠形成了生命的意义。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我好像突然懂事了,除夕当晚都会失眠,躺在床上回忆一年的辛劳,盘点自己在园地里种下了多少,收获了几许。今年如故,却发现年岁愈增,忙碌愈增,而收获愈少,忐忑之中,焦灼不已。仔细想来,这样的忙碌和焦灼,正是我苦苦追求的意义与价值。忙碌代表着联接,我所工作的内容与我的经验联接,与我的思想联接,我身边的人和我的活动联接,和我关心的事业联接。而这种焦灼,却是在联接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是如此的卑微,发现自己所能牵动的东西是如此的弱小,发现自己所能感受到的层次是如此的肤浅。没错,在万物互联的世界中,我若尘埃漂浮于空中,沾染更小的微尘随风飘动,不知东西。
回顾两年前的困惑,那是高人指点后,发现自己工作十余年而“一无所有、赤手空拳”之后的惶恐不安,履历上空空如也,在命运的河流上无法自主。于是学着写写论文,却写了一堆面目可憎的东西。记得朋友开玩笑说,猴子爬到树上,下面的人只能看到那红扑扑的猴屁股。幸亏自己扔扎根于大地,继续做着坚实的土壤,任人践踏,即使头上那撮杂草也快踩没了,但也避免了他日的后悔。学艺不精的我,到现在都不敢拿自己写的字去装裱,每次写好贴在白板上,独对三五日便觉面目可憎,久久不能原谅自己,所以对着发表的文字,常常感到脸红。
经历了这么几年折腾之后,也算看透了自己的一生。如果我有些天分,早十年就扬名本村了;如果我还有些能耐,早让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了;如果我脸皮再厚一些,早不是今日这般模样了。所以,何必再用别人的成功标准来要求自己?从今往后,继续安于本分,逆来顺受,接受命运的安排,接受内心的选择,确定了自己的视角,形成了自己的本色,也就可以顺利抵达不惑之年了。
早年读过乐黛云《人生五“字”》一文,“命”生来已定,“运”不可强求,唯有把握所“学”,坚守做人的“德”,“行”着属于自己的路,便足以俯仰无愧了。人生难得清清爽爽,无论“上天给我一片乌云,还是一个阳光澄澈的早晨,它都不会改变我可怜的过去”。如果沉湎于对命运的悲叹,便不能精进自己所“学”,不能坚守“德行”,不能化烦恼为“菩提”,不能感受时光为我们留下的细节——风的味道,云的气息,爱的甜蜜,恨的痛苦。
放假十多天,除了读《中国历史精神》《明朝简史》《时间的秩序》《古诗十九首初探》之外,还读了宫崎市定的《<水浒传>——虚构中的史实》和顾立雅的《申不害——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等,读书不如买书快,又给自己平添了不少苦恼,或许新的一年,我已经知道自己要沉迷的那些“人生之惑”是什么了。
辛丑初春,读书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