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时常让父母感到“头疼”。许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那么,孩子叛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和叛逆期的孩子相处?
要重视复杂的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
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让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是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不致成为问题青少年。
从语言上认同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后,父母就可以说话了。而此时说话的关键就是父母要认同孩子,这是在语言上向孩子表示,尽管我们不赞赏他们那些发泄性质的不良行为,但是我们认同他们的情緒感受。
换句话说,我们要向孩子的主观感受靠拢。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他们如何体验这一切,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 。父母要向传达这样的信息“我懂你,我感受到了你正感受到的,我承认你的感受。如果我处于你的位置,站在你的角度,我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当孩子接收到了父母传递这种认同信息后,他们才会感受到被理解和被爱。相对应的,他们的紧张情绪就会释放,重新恢复理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认同孩子,意味着父母不能将孩子的感受缩小化。我们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习惯性地会忽视孩子的感觉,总觉得孩子为了屁大的事就哭个不停,实在是小题大做,因此就变得不耐烦。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哪怕再小的事,在孩子看来可能就是天大的事,他们产生的负面情绪也是完全的负面情绪,不是打折的情绪。
换位思考下,在你感到难过时,有人过来跟你说“为这么点小事难过不值得!”你会什么感受呢?你会不会觉得他认为你是在小题大做,无病呻吟?你还愿意跟他说话吗?
注意语言
尽量避免使用命令的辞令,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被命令、被驾驭、被强迫或被规定做任何事。有些字像"应该"、"必须"、"务必"、"一定"等,都是激起反抗情绪的祸源,命令会引起抗拒的心理。
相反,应该以征求同意的方式,避免使用那些容易引起磨擦的文字,造成不愉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