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媚俗,有些人可能并不熟悉,用米兰·昆德拉的话来说:
对生命的绝对认同,把粪便否定、每个人都视粪便为不存在的世界称为美学的理想,这一美学理想被称之为Kitsch。——《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草坪上有一群孩子在大笑着奔跑,人们正常的反映当然是觉得感动,觉得温馨等等。但一个人可不可以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或者感到厌恶?米兰昆德拉认为,当然是可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觉得,面对这样的场面无动于衷的人是冷血的,至少是不正常的,每个人都担心自己被看成那个不正常的人,于是,看到小孩和草坪的场景就会表现出感动、温馨的反应,以求得那种融入人类集体的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种反映成了一种不用经过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反而遮蔽了我们正常的心理感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去迎合大众的口味。
这个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事实并非如此。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四个主角生前可以说都是不媚俗的,甚至还对此非常反感。托马斯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报刊上发了一篇文章,因与时局相悖而被免职,却仍坚持自己的立场;萨比娜选择了反叛与媚俗为敌……。可他们去世后,却不得不变得和大众一样,这不是他们自己所能决定的,真是莫大的悲哀。
媚俗并非人们所愿,只是迫不得已,以至于不被视为另类。但又何必这样呢?人与生俱来最宝贵的便是真性情,若为了迎合大众而丢掉真性情,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需求,为什么又非得按照别人固定的模式去生活呢?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人不媚俗。有个性固然不错,但有些人为了个性,就是要和别人不同,去追求自己本不喜欢的东西,能说他们不媚俗吗?他们只不过是走上了另一条媚俗的道路,形式上有所改变,但本质还是一样的。
媚俗之害,可谓甚矣!
当然,对于媚俗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完全避免,毕竟个人都不能脱离群体来生活,哪怕是乌合之众。但当我们掌握主动权的时候,还是避开为好。毕竟,我们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注: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一定严谨,如有疏漏,还望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