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如水墨
今天早上我又读了一遍那个离骚,啊,就是屈原的那个离骚,离骚好啊,真是好啊!
罗胖说,某天早上上课开始他的湖北籍老师操着一口湖北话不经意的说了上面这段话,他内心顿时想,我也得再去重新读一遍离骚,这要是不读还他妈是个人吗?
就这么一句不经意的方言。
相当于高手站在门槛外的一声赞叹!
让你对门槛里面的东西充满期待。
现代的朋友圈乱象,到处是敲着破盆叫卖的,好像没有那些存在问题的产品人类就不能活了,牵强附会往焦虑上扯,本来这个人际窗口大家发发人生感悟挺好,因为一辈子太长,除了钱,人总得把自己那点鸡毛蒜皮的破事跟别人聊聊,减轻压力分享成长。可自从商家盯上这块地皮这世道就变了。
中国历来不乏赞叹高手!如果现代做旅游的人让古人写文案应该不像朋友圈那样让人糟心,可惜我们连皮毛都没学会,更别谈传承发扬光大了。
来看看古人那些引人入胜的绝顶赞叹高手。
“时闻弹筝,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这首词是宋熙宁年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跟80岁的老友张先同游湖写的,直陈手法,一眼望过去雨后初晴,云消雨霁彩彻区明,湖面爽朗的清风带着雨气和余光拂袖而过,山、水、清风、晚霞、音乐、酒、老友,该有的都有了,最后给一支荷花来了一个特写,盈盈绽放。
苏轼是我最喜欢的诗词人,写景,写情怀都能游刃有余,没事还爱喝两口,挺对胃口。
如果你觉得一朵荷花不过瘾,再看下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如果说苏轼写景是高手的话,我认为扬万里写景就更高一筹。无穷无尽的荷花将看客置身于碧绿轩然的汹涌中,只要你想,信手就可以摘上几片荷叶,不用调整角度,随手一拍都是满屏的争奇斗艳姿态。而花瓣尖尖上那一抹粉红就像仙子降额上的花钿一样恰到好处。万丛绿中数点红,本身就很有层次感。
扬万里的厉害之处不仅是抓拍技术,他是一个把颓废日子起死回生的人。
“日常睡起无情思 闲看儿童捉柳花”
扬万里也是仕途中人,官场的浮浮沉沉,本就容易让人急功近利。春困秋乏夏打盹,午后睡起人就昏昏沉沉,没精打采,成年人能坐下来饶有兴致的看儿童捉柳絮玩耍,内心需要一份静气,我们能想象到,作者坐在竹藤椅上看着儿童玩耍,享受阳光的沐浴,远处是忙碌的农人。这一动一静之间便是人间烟火。酸梅,芭蕉,茂盛交映。平平淡淡的一个午后就让这首诗刻进了历史。现在看来,还能感受到轻絮飞扬的场面。
欣赏了扬万里的抓拍能力再来看看古代的摄影大师级别人物。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一上来先GPS定位,相当于站在宇宙看地球。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鸟瞰图,用现代化说就是无人机航拍。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主位机远眺,推进镜头,特写镜头,来回切换,加入听觉。全景式勾画出一副壮伟长图。是对南昌这个地方的最好赞叹。
每次看《滕王阁序》,说句俏皮话,一直觉得当时二十二岁的王勃是一位被诗书耽误的摄影师。而且是自学成才的那种,由此可见王勃不负神童之名,什么都能玩,而且玩的很溜,家族高智商基因的发挥淋漓尽致。
初唐四杰之首的才子自然出手不凡,预示了唐朝时一个盛产人才的时代,李杜名气太大就不说了,说说白居易同学。
江南水乡素与天堂媲美,赞叹的人海了去了,白居易回到洛阳后,想起江南水乡之美神来之笔。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就把朝阳春水的早晨定格起来了,如果你喜欢去看泰山的日出,不妨来细品一下江岸小花的惺忪的睡眼,被阳光唤醒,被春波轻摇。
赞叹的最高段位是把话反着说,唐代赞叹选手崔颢就因为别人的赞美之词从开封白跑一趟武汉。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按表面意思翻译过来是写景寄情的,如果用市井白话翻译出来其实还有一层潜台词: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几层不高的破楼,黄鹤什么的都是扯淡的,白云破楼哪里没有啊,又不是没见过, 还有随处可见的树跟草也没什么特别的,唉呀,眼看天快要黑了,我想回家,可是这江水又远,后老悔了。
要不是文人,就差骂街了。
所以高手的赞叹骂街都可以很文艺,骂的好是可以流传千古的。
人生路上,总有值得赞叹的东西。
可能是一朵花,可能是一湖水,可能是春风花朝秋月夜,梨花一枝春带雨,也可能是一个相厚的老友。
现代人的人情比纸薄,是因为生命本来就没有厚度,物质的社会衡量人没有其他维度,两人站一起就看谁钱多。情怀是个什么东西根本不在乎,所以古人的诗要么写景,要么写女人,要么感怀古今忧国忧民,但,最多的都是在送别!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现代人根本写不出来送别,送别这一门算是绝了,不是高铁动车快,是人的感情浓度达不到了。
送别基本就俩字: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