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和关闭TCP链接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1、首先由客户端给服务器发起请求报文;
2、服务器在接收访问请求后向客户端返回ack报文,并为此次连接分配资源;
3、客户端收到ack报文后,也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并为此次连接分配资源。
四次挥手:1、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fin报文;
2、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ack报文,表示请求已接收,但服务未完成,Socket未关闭;
3、客户端进入FIN_WAIT状态,等待服务器端fin报文,服务器数据发送完毕后,向客户端发送fin报文,准备关闭连接;
5、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fin报文后,再向服务器发送ack报文,并进入TIME_WAIT状态;如果服务器没收到ack报文可以重传
6、服务器收到ack报文便关闭连接,客户端等待30秒后没有收到服务器端回复,则关闭连接。
二、javascript中的原型以及原型链理解
查阅文档:https://blog.csdn.net/qq_36996271/article/details/82527256
1、原型:
讲原型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要记住以下几个要点,这几个要点是理解原型的关键:
1、所有的引用类型(数组、函数、对象)可以自由扩展属性(除null以外)。
2、所有的引用类型都有一个’_ _ proto_ _'属性(也叫隐式原型,它是一个普通的对象)。
3、所有的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属性(这也叫显式原型,它也是一个普通的对象)。
4、所有引用类型,它的’_ _ proto_ _'属性指向它的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
5、当试图得到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如果这个对象本身不存在这个属性,那么就会去它的’_ _ proto_ _'属性(也就是它的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中去寻找。
//这是一个构造函数
function Foo(name,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根据要点3,所有的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属性,这个属性是一个对象
再根据要点1,所有的对象可以自由扩展属性
于是就有了以下写法*/
Foo.prototype={
// prototype对象里面又有其他的属性
showName:function(){
console.log("I'm "+this.name);//this是什么要看执行的时候谁调用了这个函数
},
showAge:function(){
console.log("And I'm "+this.age);//this是什么要看执行的时候谁调用了这个函数
}
}
var fn=new Foo('小明',19)
/*当试图得到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如果这个对象本身不存在这个属性,那么就会去它
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中去找*/
fn.showName(); //I'm 小明
fn.showAge(); //And I'm 19
那么我们创建出来的每一个对象,里面都有showName和showAge方法,这样就会占用很多的资源。
而通过原型来实现的话,只需要在构造函数里面给属性赋值,而把方法写在Foo.prototype属性(这个属性是唯一的)里面。这样每个对象都可以使用prototype属性里面的showName、showAge方法,并且节省了不少的资源。
2、原型链
// 构造函数
function Foo(name,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Object.prototype.toString=function(){
//this是什么要看执行的时候谁调用了这个函数。
console.log("I'm "+this.name+" And I'm "+this.age);
}
var fn=new Foo('小明',19);
fn.toString(); //I'm 小明 And I'm 19
console.log(fn.toString===Foo.prototype.__proto__.toString); //true
console.log(fn.__proto__ ===Foo.prototype)//true
console.log(Foo.prototype.__proto__===Object.prototype)//true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__proto__===null)//true
首先,fn的构造函数是Foo()。所以:
fn._ _ proto _ _=== Foo.prototype
又因为Foo.prototype是一个普通的对象,它的构造函数是Object,所以:
Foo.prototype._ _ proto _ _=== Object.prototype
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知道这个toString()方法是在Object.prototype里面的,当调用这个对象的本身并不存在的方法时,它会一层一层地往上去找,一直到null为止。
所以当fn调用toString()时,JS发现fn中没有这个方法,于是它就去Foo.prototype中去找,发现还是没有这个方法,然后就去Object.prototype中去找,找到了,就调用Object.prototype中的toString()方法。
这就是原型链,fn能够调用Object.prototype中的方法正是因为存在原型链的机制。
另外,在使用原型的时候,一般推荐将需要扩展的方法写在构造函数的prototype属性中,避免写在_ _ proto _ _属性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