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课程改革,很多官员和学者强调顶层设计,但他们推出的顶层设计,大都垄断和管控了太多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普通教师和学生成为所谓顶层设计的执行者和实践者。
这种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总让我想到了计划经济的模式:掌权者制定生产计划,协调各部门生产。但缺少价格因素的有效参照,所以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有效配置,无法满足真实的需求。我从不怀疑希望以顶层设计来推动课程改革的学者和官员的真诚与善良,但计划的结果常常不在计划的预想之中。每个学校,每间教室,每个学生和教师又如此不同,管控和垄断下的课程改革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和丰富性,顶层设计下的管控和垄断的课程改革方案无法实现计划的意图。
不过,因为权力天生的傲慢和扩张、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望,加上无法真正了解甚至不愿了解现实情况下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真实需求,所以很多强调顶层设计下的课程改革的学者和官员不顾一切阻力,强制推行。讽刺的是,阻力越大,他们越是坚信顶层设计下改革的必要性,越是遇到阻力,反倒越是相信老师、学生和家长理念和行动的落后,必须进行改变。出于这种判断,很多课程改革推行的方案不断扩张其范围,公共支出的费用不断增加,从教材选择、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延伸到考试评价甚至家长评价。
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完全是关怀名义下的权力强制,无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人类历史和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早已证明:伟大的变革只能是自由的产物。从农业社会到工业革命、PC到移动数据终端,从集体公社到小岗村的分田到户,有哪些是权力者自以为是设计的产物呢?以此类比,真要有什么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那就是警惕权力扩张,承认自由之下的伟大创造,不要迷信垄断和管控之下的顶层设计,而是明确知道每间教室,每个老师和学生,还有每位家长,他们可以自由生长,生长出课程改革的无限可能性。套用哈耶克的话, 改革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我要再次强调的是,课程改革不是设计的结果,好的课程改革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和选择适,而不是强行推进一种方案。无论设计方案多么完美,都不可以替代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时刻保持这样的认识,无论是对权利与自由的捍卫还是对权力无能的清醒,都大有必要。
正是因为对自由催生变革的清醒认识,所以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师生自发的创造性,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例,它特别强调给老师和学生要留有自由实施课程的空间。 以笔者来说,我是初中语文教师,所任教的城郊中学,满分一百三十的英语数学试卷,每个班级考三四十分的学生几乎都有十来个左右,但最让老师头疼的还是总有些学生旷课逃学,义务教育体制之下,我们没有太多办法。2017年9月,我接手两个毕业班,有个班级一共四十四名学生,初二期末考试,语文最低16分,不及格28个(满分130分,78分及格),占全班人数的大半。 不少学生不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又不太好,上课不听作业不写已经理直气壮。最沮丧的时候,我坐在办公室怀疑自己努力的意义,觉得自己不再被他们需要。
但还好,我宽慰自己,慢慢来,陪伴等待这些特别的学生,让自己的课程实践从单篇课文、主题词下的文本阅读、整本书阅读到学生尊重自己的体验,输出学习内容……我慢慢实践,慢慢摸索,慢慢进前进,看着学生点滴改变慢慢长大。随着实践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续智能则是以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基础,那种打着“语文味”或者什么流派的旗号,却无视丰富多姿的生命体验,强行按照成年人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是一种极为荒唐的做法。我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语文教师,把师生的生命放在语文课程的中心,既要关注学生对于实际的需求,也要解决师生在成长中的问题,这是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有的意识,应该承担的义务。
生命成长需求的多样性使得语文课程的着眼和关注不能固步自封,而是永远向所有人开放,向每个独特的生命体验开放。 尽可能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和需求,解决每个人之成长需要,从而师生一起获得生命的饱满。正因如此,我心态开放,不断丰富自己的课程实践:和学生讨论性与爱、外地借读学生的苦闷,共读莎士比亚著作和经济学启蒙读物,探索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我不想给自己的教学设置太多界线,所以不断跨界,从学科知识到文学经典到历史与经济著作……
没人可以限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没人可以无视个人生命的成长的需求,课程改革和生命的成长都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我这样的普通教师都能做出一些改变,那些更为优秀和卓越的教师和学生更是无法想象,当然,前提条件是自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