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儿子和我提出考完试要买新手机,价格七八仟多,态度很强硬,反驳一句就反应强烈。
这是儿子很想要的一部手机,已经看了很久了,知道我们紧张他的学习,为了不影响他的心情,我们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而且不给机会反驳的余地。
我告诉儿子:我不会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就会无条件答应,相反如果是合理的需求不管在什么时候,在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答应,而且你所用的态度语气我们无法再谈下去,说不了就先不说吧!
时间不早了,我在房间正在学习,儿子走进来语气柔和,沉下了心来,问我可不可以买,我这样告诉儿子:我们不是买不起,而是没有这个必要,并且最重要的是不希望你形成一种非理性的消费模式,这款是目前这个牌子最新的一款,市场价会高出正常价很多,再过几个月新款一出这款就用低很多的价钱可以买到了,而你现在并不是说实际一定需要用到这个网速、容量,恰恰相反,一些的功能以目前的需求来说我们还用不上,买回来就会造成一种浪费了,加上你现在是一名学生,我更希望你能养成一种简朴的消费习惯,各种开销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假如你还是觉得一定要买,我也不反对,那就等更新的一款出来了,我们看情况再买。
思量了一会后,儿子改变要求,改要一款价格减了一大半的手机,我说好吧,等考完试爸爸带你去认识的人那看,一来可以更专业帮我们选出好手机,二来中间商差价也少点,我们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种消费模式会伴随人生许久,在孩子正处成长时期,未必会识别出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合理,需要正确去引导分析,当孩子识别出误区时,就会乐意去接受。更关键的是,运用好我们所学的自然法则------吸引力法则,向我所要的去聚焦,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赢的几率就大很多。